
在广州市增城区某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重要的临时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工程中。为确保拉森钢板桩的施工质量、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监理单位需制定科学、系统且可操作的旁站监理计划,全面监督施工全过程,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本监理旁站计划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以及相关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编制,结合项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监理人员职责、旁站重点环节和控制措施,确保拉森钢板桩打设、连接、支撑及拆除各阶段均处于有效监管之下。
一、工程概况与监理目标
本工程位于广州增城区,拟建建筑物地下室深度约6~8米,基坑周边存在既有道路及管线,地质以粉质黏土、砂层为主,地下水位较高,具备一定的渗流风险。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形式,桩长12~15米,配合内支撑或锚索体系形成稳定支护结构。监理目标是确保钢板桩施工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基坑边坡稳定,防止塌方、涌水、周边沉降等事故发生,实现“安全、质量、进度”三位一体的管理目标。
二、旁站监理组织架构
项目监理部设立专项旁站小组,由总监理工程师统筹,配备两名具备岩土工程背景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若干监理员,实行轮班制,确保关键工序全天候覆盖。所有旁站人员须提前熟悉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内容及应急预案,并接受专项培训,掌握钢板桩施工工艺流程及常见质量问题的识别方法。
三、旁站重点工序及控制要点
钢板桩进场验收
监理人员需对每批次进场的拉森钢板桩进行现场查验,核对其规格型号、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及外观质量。重点检查桩体有无明显变形、焊缝缺陷、锁口损伤等情况,严禁使用锈蚀严重或存在结构性损伤的桩材。每批材料须按规范要求抽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测量放线与定位复核
施工前,监理应参与测量放线工作,复核钢板桩轴线位置、间距及垂直度控制基准点。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校核,确保桩位偏差不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50桩长。发现偏差超限时,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调整。
打桩过程旁站
打桩阶段为监理核心控制环节。监理人员需全程跟踪振动锤或静压设备作业过程,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冠梁与内支撑安装监督
钢板桩施打完成后,应及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及钢支撑系统。监理需检查冠梁模板安装精度、钢筋绑扎质量及混凝土浇筑过程,确保结构整体性。对于钢支撑,重点核查其轴线对中、预加轴力施加程序及节点焊接质量,防止因支撑失效引发失稳。
基坑开挖期间动态监控
在基坑分层开挖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协同监测单位密切关注支护结构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地表裂缝发展情况。每日收集监测报表,分析趋势,发现异常及时发出预警,督促施工单位采取加固或回填反压等应急措施。
拔桩与场地恢复阶段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进入拔桩阶段。监理应监督拔桩顺序、速度及注浆回填情况,防止因拔桩引起地面空洞或不均匀沉降。注浆材料配比、注浆压力及填充密实度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四、信息记录与资料归档
所有旁站过程须填写《旁站监理记录表》,详细记载施工时间、部位、工艺参数、人员设备配置、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并由监理和施工双方签字确认。影像资料同步留存,作为质量追溯依据。相关文件纳入监理档案,确保可查可控。
五、应急管理机制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桩体倾斜、涌水、临近构筑物开裂等),监理部已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报告流程、响应时限和处置措施。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协调各方力量快速处置,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旁站监理计划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为后续主体工程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监理单位将持续秉持“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助力项目高质量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