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广州花都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施工对安全、环保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众多支护技术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地下管廊、河道整治及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然而,由于花都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度大、雨水充沛,加之部分区域地下水含盐量较高,拉森钢板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腐蚀,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科学合理的防腐处理方案成为确保钢板桩支护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关键环节。
拉森钢板桩的防腐处理应贯穿于材料选择、现场施工、后期维护等全过程。首先,在材料采购阶段,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700或JIS A 5526)的优质低碳钢钢板桩,并建议采用经过热浸镀锌处理的成品桩。热浸镀锌层厚度一般不低于80μm,可在桩体表面形成致密的锌铁合金保护层,有效隔绝水分和氧气,显著提升抗腐蚀能力。对于长期暴露或处于高腐蚀环境(如临近河涌、软土层或酸性土壤区域)的工程,还可考虑采用重防腐涂层体系,如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聚氨酯面漆的“三涂两布”工艺,总干膜厚度建议达到300μm以上,以增强耐久性。
其次,在运输与堆放环节,应避免钢板桩直接接触地面或积水区域,建议使用枕木垫高并覆盖防雨布,防止底部因潮湿而产生点蚀。同时,吊装过程中应使用专用吊具,避免划伤防腐涂层,造成局部破损引发锈蚀起点。
进入施工现场后,安装前需对每根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重点查看涂层是否完整、有无明显磕碰或锈斑。若发现轻微损伤,应及时采用同类型修补涂料进行补涂,确保防护连续性。在沉桩过程中,振动锤施加的高频冲击可能导致桩体表面涂层脱落,尤其是在硬质地层或遇到障碍物时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在沉桩完成后对暴露部位进行二次防腐处理,特别是桩顶至地面以下1米范围内的“潮差区”,该区域干湿交替频繁,是腐蚀最严重的部位。
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工程,除桩体自身防腐外,还可结合排水与隔离措施进一步降低腐蚀风险。例如,在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控制地下水位,减少钢板桩长期浸泡时间;或在桩间缝隙注入水泥浆或化学灌浆材料,既增强止水效果,又可减少水体对桩体的直接侵蚀。此外,在支护结构设计阶段,可适当增加钢板桩的腐蚀裕量(通常取1~2mm),即在计算承载力时预留一定的截面损失空间,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在支护结构拆除阶段,若计划重复使用钢板桩,必须进行彻底清理与检测。包括清除附着泥土、混凝土残渣,检查桩体是否有严重变形、裂缝或大面积锈蚀。对于可再用的桩体,应重新喷涂防腐涂层,并分类存放,建立使用档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工程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关注环保型防腐材料的应用。例如,水性环氧涂料因其低VOC排放、无毒无害,正逐步替代传统溶剂型涂料。同时,智能化监测手段也在防腐管理中崭露头角,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桩体周围湿度、pH值及电化学参数,及时预警腐蚀风险,实现从被动防护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综上所述,广州花都区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工程中的防腐处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材料、工艺、管理和技术多个层面。只有通过科学选材、规范施工、精细维护和技术创新,才能有效延长钢板桩的服役周期,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同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拉森钢板桩的防腐技术将更加高效、智能和环保,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