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施工管理过程中,噪音污染控制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如广州番禺区,各类建筑工程使用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或围堰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机械作业噪音,尤其在夜间施工期间,噪音问题更容易引发周边居民投诉,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对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夜间噪音进行科学监测,并形成规范化的验收记录,成为监管部门、施工单位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关注的重点。
一、监测背景与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的相关规定,城市区域夜间环境噪声限值通常为45分贝(A声级),其中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敏感区域执行更为严格的管控标准。同时,《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明确指出,建筑施工过程中夜间噪声不得超过55分贝。在广州番禺区,由于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带,城市建设密度高,环保执法严格,夜间施工必须依法申请许可,并同步开展噪音监测工作。
二、监测时间与点位布设
夜间噪音监测应在施工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内进行,一般选择在22:00至次日6:00之间。监测周期不少于连续两晚,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与稳定性。监测点位应根据施工现场布局合理设置,通常包括:
对于拉森钢板桩施工,打桩机、振动锤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冲击性噪声较强,因此监测点应尽量靠近主要噪声源方向,同时避开反射面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真实有效。
三、监测仪器与技术要求
监测所用仪器须为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具备A计权、F或S时间响应模式,并能记录等效连续A声级(Leq)、最大声级(Lmax)和频谱分析数据。监测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使用标准声源进行现场校验,确保误差控制在±0.5 dB以内。监测过程中应避免风雨、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影响,必要时加装防风罩。所有原始数据应实时存储并生成不可篡改的日志文件,便于后期追溯。
四、数据采集与记录内容
每一次夜间噪音监测都应形成完整的验收记录,其核心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五、验收流程与后续处理
监测结束后,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在24小时内出具正式监测报告,提交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若监测结果显示夜间噪声超标,应立即暂停相关施工作业,分析超标原因,采取降噪措施(如加装隔音屏障、调整施工时段、更换低噪声设备等),整改完成后重新组织复测。只有在连续两次监测均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方可通过噪音验收。
此外,所有监测记录应纳入工程环保档案,作为竣工验收和文明施工考评的重要依据。对于屡次超标或拒不整改的单位,环保部门有权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甚至限制其夜间施工许可资格。
六、结语
广州番禺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城市更新与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施工噪音全过程监管。通过对拉森钢板桩夜间噪音监测数据的规范化记录与严格验收,不仅能有效降低扰民风险,提升公众满意度,也为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未来,随着物联网与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实时在线噪声监控系统有望全面推广,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