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广州南沙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东涌新区作为南沙重点发展的功能片区之一,承担着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和城市拓展的重要使命。在新区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各类市政道路、地下管网、轨道交通及建筑基础工程相继启动,对临时支护结构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可重复利用的深基坑支护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新区基建项目中,尤其在与既有设施衔接区域的施工过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具有互锁结构的U型或Z型冷弯型钢,通过机械打入地层形成连续挡土墙,能够有效防止基坑侧壁坍塌,控制地下水渗流,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东涌新区的建设中,许多新建工程需与既有道路、管线或建筑物进行衔接,施工空间受限,地质条件复杂,传统放坡开挖难以实施。此时,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不仅能够实现狭小场地内的垂直开挖,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邻近构筑物的安全。例如,在某段综合管廊与既有排水系统对接的施工中,项目团队采用了SP-IV型拉森钢板桩,设置双排桩结合内支撑体系,成功在距既有混凝土管道仅1.5米的位置完成深达6米的基坑作业,未造成任何结构性扰动。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支护设计需充分考虑地质勘察数据、水文条件、荷载分布及周边环境敏感度。东涌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层以淤泥质黏土、粉细砂为主,承载力较低且地下水位较高,这对钢板桩的入土深度、抗倾覆稳定性及止水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工程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理正岩土软件进行支护结构验算,优化桩长与支撑间距。一般情况下,钢板桩入土深度为开挖深度的1.2至1.5倍,并配合一道或多道钢结构围檩与水平支撑,确保整体稳定性。对于渗透性强的砂层区域,还会在桩间注浆或设置降水井,形成复合防渗体系。
租赁模式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拉森钢板桩在东涌新区基建中的适用性。相较于一次性采购,租赁方式大幅降低了施工单位的资金压力和设备闲置风险。目前,南沙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钢板桩租赁服务网络,多家专业公司提供从选型、运输、打拔到维护的一站式服务。施工单位可根据项目周期灵活租用,通常租赁周期为30至90天,超出部分按日计费。这种“即用即还”的模式特别适合东涌新区多点并发、工期紧凑的建设特点。同时,租赁企业定期对回收钢板桩进行校直、防腐处理,确保材料重复使用性能,符合绿色施工理念。
在新区基建衔接方面,拉森钢板桩的应用还体现出良好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例如,在地铁接驳通道与商业综合体地下结构对接工程中,由于两侧结构标高不一、施工时序不同,需采用分阶段支护策略。项目方先在通道端头施打半圆形钢板桩围护,作为临时止水屏障;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再通过静压法拔除钢板桩,恢复地面原貌。整个过程对周边交通和商业运营影响极小,体现了现代城市精细化施工的要求。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应急管理也是保障支护安全的关键环节。在东涌多个项目中,均布设了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及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实现实时动态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变形趋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如增设支撑、回填反压或调整开挖节奏,确保风险可控。
综上所述,拉森钢板桩支护方案凭借其施工便捷、适应性强、环保经济等优点,已成为广州南沙东涌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新老工程衔接、空间受限及地质复杂等特殊工况下,其应用价值尤为突出。未来,随着智慧工地系统的普及和装配式支护技术的发展,钢板桩支护将进一步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为南沙打造高质量城市发展样板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推动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助力大湾区城市建设迈向新高度。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