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市政工程、基坑支护及临时围堰等建设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支护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深基坑、河道整治和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对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整改完成后,必须进行效果验收记录,以确认问题已有效解决,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就“广州荔湾区拉森钢板桩监理整改落实效果验收记录”的必备项进行系统阐述。
首先,整改事项的明确描述是验收记录的基础内容。验收记录应清晰列明监理在巡查或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钢板桩打入深度不足、垂直度偏差超标、锁口连接不严密、接头焊接质量不合格、支撑体系安装不到位、土体渗漏或变形异常等。每项问题需注明发现时间、位置(如桩号、区段)、问题性质及依据的规范标准(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或《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确保问题描述客观、准确、可追溯。
其次,整改措施的详细说明是验收记录的核心部分。施工单位在接到监理整改通知后,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报监理审核。验收记录中需完整记录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是否重新施打钢板桩、是否补焊锁口、是否增设内支撑或锚杆、是否进行注浆止水处理、是否调整施工工艺等。同时,应附上整改前后对比照片、测量数据、检测报告等佐证材料,确保整改措施真实有效,具备可验证性。
第三,整改后的复测与检测数据是判断整改是否达标的关键依据。验收记录中必须包含整改完成后的现场实测数据,如钢板桩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一般不大于1%)、入土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常不低于开挖深度的0.8倍)、桩顶标高、锁口咬合情况、支撑轴力监测值等。对于存在渗漏或位移风险的区域,还需提供地下水位观测记录、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及基坑侧向位移监测曲线。所有数据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或监理单位现场实测取得,并加盖相关单位公章,确保数据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第四,相关责任单位的签认意见是验收记录合法合规的重要体现。验收记录须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整改完成情况;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明确是否“整改合格”或“仍需进一步处理”;必要时,建设单位代表也应参与验收并签署意见。若涉及设计变更,还应取得设计单位的书面确认文件。所有签认应注明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形成完整的责任闭环。
第五,整改过程的影像资料留存是验收记录的补充支撑。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在整改过程中拍摄关键节点的影像资料,包括问题部位原状、整改施工过程、整改完成状态等。影像资料应标注时间、地点、桩号等信息,并作为附件归档于验收记录中。这不仅有助于后续追溯,也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第六,验收结论的明确表述是验收记录的最终落脚点。监理单位应在综合各项数据、资料和现场核查基础上,出具明确的验收结论。结论应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整改合格,同意进入下一道工序”;二是“整改基本完成,但需持续监测,建议加强巡查”;三是“整改未达标,需继续整改”。结论应语言严谨、逻辑清晰,避免模糊表述,确保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
最后,档案管理与资料归档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所有整改落实效果验收记录应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 50328 的要求,统一编号、分类归档,纳入项目监理资料和竣工资料中。纸质版与电子版同步保存,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确保在后期运维、质量追溯或事故调查中能够提供完整证据链。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区拉森钢板桩监理整改落实效果验收记录的必备项涵盖了问题描述、整改措施、检测数据、单位签认、影像资料、验收结论及归档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才能真正实现“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效果验证”的闭环管理,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推动荔湾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