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基坑支护工程日益规范的背景下,广州海珠区拉森钢板桩行业协会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定并推广了《拉森钢板桩施工与验收技术标准》。作为该标准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接验收记录”的填写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责任划分的明确性以及项目整体合规性。因此,正确、完整地填写“拉森钢板桩对接验收记录”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
首先,应明确“对接验收记录”的适用范围。该记录主要用于拉森钢板桩在打设完成后,相邻桩体之间锁口连接质量的现场检查与确认。其核心目的在于确保每根钢板桩之间的咬合紧密、无明显错位或渗漏风险,从而保障整个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通常在每完成一个施工段(如50米或一个基坑分区)后,需组织一次对接验收,并如实填写记录表。
填写前,相关单位需准备齐全的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钢板桩材质证明、打桩施工日志、垂直度测量数据、锁口清洁情况说明等。这些资料将作为验收判断的依据,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可靠。
记录表格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需按要求逐项填写:
第一部分为工程基本信息。包括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具体至街道及门牌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等。此外还需填写验收日期、天气状况、环境温度等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此部分内容应与施工合同和图纸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信息偏差。
第二部分为验收区域描述。需明确本次验收所涉及的具体区段,例如“基坑东侧第3施工段”或“桩号LSP-101至LSP-150”。建议附上简要的平面示意图编号或坐标范围,便于后期查阅与定位。同时注明该区段的设计桩长、型号(如U型400×170×15.5mm)、打桩方式(静压或振动锤击)等关键参数。
第三部分为核心内容——对接质量检查项。该部分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列出若干检查项目及评定标准。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
每个检查项后设有“检查结果”栏,可填写“合格”、“不合格”或具体数值;另有“备注”栏用于说明异常情况或处理措施。所有检查工作应由监理工程师全程见证,并由施工方质检员、班组长共同签字确认。
第四部分为验收结论与处理意见。由监理单位根据检查结果出具综合评价,分为“通过验收”、“整改后复验”或“不予通过”三类。若存在局部缺陷但不影响整体安全,可提出整改要求,如对渗漏点进行注浆封堵、对倾斜桩进行纠偏等,并明确整改完成时限。整改完成后须重新组织验收并补充记录。
最后,记录表需由各方责任人签字盖章,包括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或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测单位代表(如有),并加盖单位公章。所有原始记录应妥善归档,纳入工程竣工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海珠区拉森钢板桩行业协会推荐使用统一格式的电子化验收记录模板,支持扫码上传至行业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动态监控。此举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监管透明度。
总之,正确填写“拉森钢板桩对接验收记录”不仅是履行合同义务的体现,更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各参建单位应加强培训,熟悉标准条款,杜绝代签、补签、虚假填报等违规行为。唯有坚持实事求是、程序规范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验收记录的技术价值与法律效力,推动海珠区乃至整个广州市基坑支护工程向更高水平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