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黄埔区的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临时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基坑开挖、河道整治、地下管廊施工等工程场景。其具有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管理不到位或技术措施不规范,极易引发安全隐患。因此,针对黄埔区在用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方案开展系统的安全隐患排查,已成为保障施工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举措。
首先,应重点关注钢板桩的材料质量与租赁来源。目前市场上存在部分租赁单位为降低成本,提供老旧、变形甚至焊接修复过的钢板桩,这类材料在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上已严重退化,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在排查过程中,必须核查钢板桩的出厂合格证、使用履历及检测报告,严禁使用锈蚀严重、锁口损坏或存在裂纹的桩体。同时,应对租赁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设备维护能力与技术保障体系。
其次,施工过程中的打桩与拔桩作业是事故高发环节。在黄埔区部分工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如砂层、淤泥质土较多),若未根据地勘报告合理选择打桩机械与工艺,易导致钢板桩倾斜、锁口脱开甚至断裂。排查时应重点检查打桩垂直度控制措施是否到位,振动锤功率是否匹配,以及是否采取了导向架等辅助定位装置。此外,夜间施工或赶工期情况下,操作人员疲劳作业、指挥信号不清等问题也需纳入排查范围,杜绝违章操作。
第三,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是安全排查的核心内容。拉森钢板桩通常需配合内支撑或锚索系统共同工作,若支撑设置不及时、预加力不足或节点连接松动,将极大削弱支护体系的承载能力。在黄埔区内多个深基坑项目中,曾出现因支撑间距过大或腰梁安装偏差导致局部失稳的情况。因此,排查应着重检查支撑构件的规格、布置密度、焊接质量及轴力监测数据,确保其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同时,对基坑周边的沉降、位移监测点布设与数据采集频率进行核实,确保预警机制有效运行。
第四,周边环境影响不容忽视。黄埔区地处珠江沿岸,地下水位较高,加之部分工地临近既有建筑、市政管线或交通干道,一旦支护失效,可能引发地面塌陷、管线破裂或建筑物倾斜等次生灾害。排查中应评估钢板桩插入深度是否满足抗隆起和抗渗流稳定要求,特别是在富水地层中,需检查锁口止水效果并配备应急排水设施。对于邻近敏感目标的区域,应强化巡视制度,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制定应急预案。
此外,管理层面的漏洞也是隐患滋生的温床。一些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未编制专项支护方案或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现场技术人员对钢板桩受力机理理解不足,凭经验施工;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对关键工序未实施旁站监督。对此,排查工作应延伸至管理体系,核查方案审批流程、技术交底记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及日常巡检台账,推动各方责任落实。
最后,建议建立常态化的钢板桩支护安全监管机制。由住建部门牵头,联合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定期发布典型事故案例与技术指南,组织从业人员培训。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如在钢板桩上加装应力传感器,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同时,推动建立区域性的钢板桩质量检测与维修中心,提升租赁市场的规范化水平。
综上所述,广州黄埔区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方案的安全隐患排查,是一项涉及材料、施工、设计、监测与管理的系统性工程。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排查与持续改进,才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保障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参建单位应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共同筑牢工程建设的安全防线。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