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天河区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科学、规范的施工日志记录和验收资料整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天河区的市政建设、地下空间开发以及深基坑支护项目频繁使用拉森钢板桩技术。为确保施工全过程可追溯、质量可控、责任明确,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日志记录与验收资料管理的相关规范。
一、施工日志的基本要求
施工日志是施工现场每日工作的原始记录,具有法律效力和过程追溯功能。在天河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中,日志内容应真实、完整、连续,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或专职施工员每日填写,并经项目经理定期审核签字确认。日志应采用统一格式的纸质或电子文档,按日期顺序归档保存,至少保留至工程竣工验收后两年。
日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日期与天气情况:准确记录当日施工日期、气温、风力、降水等气象信息,因天气直接影响钢板桩打设效率与设备运行安全。
- 施工部位与进度:明确标注施工的具体位置(如基坑编号、轴线范围)、当日完成的钢板桩数量、累计完成量及设计总量对比。
- 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记录使用的打桩机型号、振动锤参数、吊装设备状态及是否出现故障或维修。
- 人员配置:列出当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及特种作业人员(如焊工、起重工)的姓名与数量,确保持证上岗。
- 材料进场与检验:详细登记拉森钢板桩的批次、规格(常用为SP-IV型)、长度、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编号,并注明是否已通过监理单位抽检。
- 施工工艺执行情况:包括导向架安装精度、钢板桩垂直度控制、接头焊接质量、沉桩方式(静压或振动)及遇到的异常情况(如偏移、倾斜、卡桩等)。
二、关键工序记录要点
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必须重点记录,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 测量放线:记录测量仪器型号(如全站仪)、放线时间、基准点复核结果及偏差值,附测量人员签名。
- 导向架安装:说明导向架结构形式(双层或多层)、标高控制、轴线对齐情况,拍照留存并编号归档。
- 沉桩过程:逐根记录钢板桩编号、实际入土深度、贯入速度、最终停锤标准(以设计标高或贯入阻力为准),发现倾斜超过1%时应立即记录原因及处理措施。
- 接头处理:对接长焊接的钢板桩,需记录焊缝长度、焊条型号、焊接工艺及探伤检测结果(如有)。
- 止水与防腐措施:若设计有止水带或防腐涂层,应记录施工方法、材料用量及检查结果。
三、验收记录必备项
拉森钢板桩工程验收分为隐蔽工程验收和整体分部工程验收两个阶段,所有验收均需形成书面记录,并由相关责任方签字确认。
- 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包括钢材质量证明文件、第三方检测报告(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外观检查(无裂纹、变形、锈蚀超标)等内容。
- 隐蔽工程验收表:在钢板桩沉设完成后、回填前进行,重点检查桩位偏差(允许±50mm)、垂直度(≤1%)、咬合紧密性、接头质量等,监理单位须现场实测并签署意见。
- 阶段性验收记录:如导向架安装完成、首段试桩完成、闭合段合拢等节点,需组织专项验收,形成会议纪要和技术核定单。
- 监测数据记录:配合基坑监测单位,记录周边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数据,评估支护结构稳定性。
- 整改闭环记录:对于验收中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记录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和复查结果,实现闭环管理。
四、资料归档与信息化管理
在天河区建设项目日益数字化的背景下,建议施工单位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如BIM+智慧工地平台)同步上传施工日志与验收资料。所有文档应分类编号,建立电子档案目录,便于质监站、建设单位和城建档案馆调阅。纸质资料需装订成册,加盖项目公章,随竣工图一并移交。
总之,在广州天河区开展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坚持“记录真实、过程可控、验收严谨”的原则。完善的施工日志和验收资料不仅是工程质量的体现,更是应对安全责任追溯、工程结算和后期维护的重要依据。各参建单位应高度重视资料管理工作,推动施工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建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