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保障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施工现场供水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现就相关供水安排及管理措施作出如下通知与说明。本次支护工程位于增城区新塘镇重点开发区域,涉及深基坑开挖与临时支护结构施工,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形式。鉴于施工周期较长、地质条件复杂,且周边存在居民区与市政管网交叉情况,供水系统的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成为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
首先,本次施工所使用的拉森钢板桩具有高强度、抗渗性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适用于软土、砂层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环境。在支护结构设计阶段,已充分考虑地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因此配套的供水与排水系统必须同步部署,防止因地下水渗透导致边坡失稳或周边地面沉降。为此,项目部联合水务部门制定了专项供水调度方案,确保施工期间既有市政供水不受干扰,同时满足施工现场必要的用水需求。
在供水来源方面,施工现场将接入城市市政供水管网,接口位置设于项目东侧的主干道DN300供水管线上。该管线由增城区供水公司统一管理,具备充足供水能力与稳定水压。接入前已完成现场勘查与压力测试,确认接口点符合施工用水标准。此外,为应对突发停水或管网检修等情况,项目部已配置两台50m³/h的应急加压泵组,并设置200立方米的临时储水罐,确保混凝土养护、喷淋降尘、设备冷却等关键工序不间断用水。
针对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的特殊用水需求,特别设立支护作业专用供水环路。该环路覆盖整个基坑周边,沿钢板桩打设路线布设DN100镀锌钢管,每20米设置一个取水点,便于高压冲洗桩体接缝、清除泥沙及辅助振动锤降温。所有管道均埋地敷设,深度不低于80厘米,并设有明显标识,避免机械作业误损。同时,在基坑底部设置集水井与多级沉淀池系统,实现施工废水的有序收集与净化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杜绝污染风险。
在供水安全管理方面,项目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临时用水技术规范》(JGJ/T 163-2022)及相关地方标准。所有供水设施均由持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定期开展泄漏检测与防腐维护。施工现场实行分区供水控制,通过电磁阀与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精准调度,避免水资源浪费。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加强管网巡查频次,防止因热胀冷缩引发爆管事故。同时,与增城区水务集团建立联动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水压波动或水质变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排查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为减少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用水的影响,项目部已提前向周边社区发布施工公告,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接受咨询与投诉。经评估,本工程最大日用水量约为800吨,占区域供水总量不足1.5%,不会造成区域性供水紧张。但在夜间低峰时段优先安排高耗水作业,如钢板桩清洗与混凝土浇筑,以平衡管网负荷。同时,在居民区附近增设噪音与振动监测点,确保施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此外,本次供水系统还集成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用水量实时监测、数据自动上传与异常预警功能。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各节点水压、流量参数,及时调整运行策略。系统还具备历史数据分析能力,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未来在拉森钢板桩拆除阶段,该供水网络将转为基坑回填与绿化养护用水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最后,项目部提醒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用水管理制度,杜绝私拉乱接、长流水等浪费行为。各班组须指定专人负责所属区域供水设备的日常检查与报修。对于违反规定造成水资源浪费或设备损坏者,将依规追责处理。同时欢迎广大市民监督施工用水行为,共同维护城市水资源安全。
综上所述,本次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租赁支护工程的供水方案,是在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基础上制定的综合性保障措施。通过市政接入、应急储备、智能监控与环保处理等多重手段,全面确保施工用水安全可靠,最大限度降低对公共设施与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各方将继续秉持“安全第一、绿色施工”的理念,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为增城区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完善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