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花都区的市政工程、河道整治或基坑支护项目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临时围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围堰施工。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其中“合龙”作为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其顺序是否具有明确要求,是许多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合龙”。在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中,合龙指的是将最后两根(或一组)钢板桩连接闭合,使整个围堰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结构。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在不规则形状或大尺寸围堰中,合龙点的选择和合龙顺序的安排直接关系到结构受力的均匀性、锁口咬合的紧密度以及施工效率。
合龙顺序是否有要求?答案是肯定的。
在实际施工中,合龙顺序并非随意安排,而是必须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地质条件、水流情况以及施工机械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合理的合龙顺序能够有效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因强行闭合导致锁口损坏、桩体变形甚至整体失稳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合龙顺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从两侧对称向中间合龙。这是最常见且推荐的做法。特别是在矩形或近似矩形的围堰结构中,施工人员应从两端同时插打钢板桩,逐步向预留的合龙口推进。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围堰在闭合前保持良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减少因单侧受力不均引起的偏移或扭曲。
第二,合理选择合龙位置。合龙点一般应设置在受力较小、便于调整的位置,如长边的中部,避免设在转角或应力集中区域。同时,应尽量避开水流冲击较强的部位,以降低合龙时的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在广州花都区部分临近河道或低洼地带的项目中,水流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合龙时机和位置需结合潮位或水位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提前预留合龙段并精确测量。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长度和实际打桩偏差,预留合适的合龙口宽度。通常建议预留1.5至2倍钢板桩宽度的距离,并通过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实时监测已打桩体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确保合龙段能够顺利插入。若合龙口过窄或过宽,可通过调整临近桩的位置或采用异型桩(如Z型或定制切割桩)进行微调。
第四,控制打桩节奏,避免强行闭合。在接近合龙阶段,应减缓打桩速度,采用振动锤轻击方式逐步将合龙桩压入。若发现锁口难以咬合,切忌强行施力,应查明原因——可能是前期桩体倾斜、锁口变形或土体挤压所致。此时可采取辅助措施,如局部挖土减阻、使用千斤顶校正或对合龙桩端部进行适当修整。
此外,在广州花都区这类软土地基较为常见的区域,土体承载力较低,钢板桩容易发生侧向位移或沉降。因此,在合龙前后还需加强监测,包括围堰的水平位移、沉降以及内支撑系统的受力情况,确保整个结构处于可控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拉森钢板桩的租赁模式在花都区日益普及,许多施工单位选择按需租赁而非自行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租赁来的钢板桩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或锁口变形,这对合龙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进场前必须对每一批次的桩体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锁口的完整性和直线度,防止因材料缺陷导致合龙失败。
综上所述,广州花都区的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中,合龙顺序不仅有要求,而且必须科学规划、精细操作。它不仅是施工流程中的一个节点,更是检验整个围堰系统完整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标志。只有在充分理解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施工顺序、精准控制合龙过程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围堰安全、高效地完成闭合,为后续的基坑开挖或水下作业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项目管理方而言,建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专门编制合龙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尤其在大型或复杂工程中更应如此。同时,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培训,提升其对合龙工艺的理解与执行力,从而全面提升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水平。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