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黄埔南岗工业区,随着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各类市政工程、河道整治及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日益增多。在这些工程中,围堰施工成为保障作业安全、防止水体侵入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临时支护材料,因其强度高、止水性能好、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该区域的围堰工程中。与此同时,围绕拉森钢板桩的租赁服务以及施工后废料的回收处理,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推动了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地。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具有锁口结构的U型或Z型钢桩,通过机械打入土层中形成连续墙体,用于挡土、挡水。在南岗工业区的河道清淤、地铁基坑、排水管道铺设等工程中,常需在临水或软土地基环境下进行围堰施工。相比传统的土石围堰,拉森钢板桩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对周边环境影响低等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类钢板桩具备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租赁”模式在本地市场迅速普及。
目前,黄埔南岗工业区周边已涌现出多家专业的拉森钢板桩租赁公司。这些企业根据工程规模和地质条件,提供不同型号(如SP-IV、SP-III等)的钢板桩,并配套提供打拔设备与技术支持。施工单位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材料,只需按使用周期支付租金,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同时,租赁方还负责钢板桩的运输、现场安装指导以及后期回收,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然而,在钢板桩完成使命并被拔出后,施工现场往往遗留部分变形、锈蚀或截断的废料,若处理不当,不仅占用场地,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废料回收环节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南岗工业区逐步建立起规范的建筑废料分类与回收体系。专业回收公司会定期进场,对废弃的拉森钢板桩进行筛选:轻微变形的可通过校直修复后重新投入租赁市场;严重损坏或无法修复的则作为废钢铁送至正规冶炼厂回炉再生。
这一回收流程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也符合国家倡导的循环经济政策。据统计,每吨废旧钢材回炉再利用可节省约1.4吨铁矿石、0.74吨煤炭,并减少近1.6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这种资源闭环管理方式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此外,规范的废料清运还能避免随意堆放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工地文明施工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引入,部分租赁企业已开始采用信息化平台对钢板桩的流转进行全程追踪。从出租、施工到回收、维修,每一根桩都有“数字档案”,确保其使用状态透明可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资产利用率,也为后续的质量评估和环保审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当然,当前体系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个别小型施工队伍为节省成本,仍将废料私自出售给非正规回收点,导致部分材料流入非法加工渠道;此外,部分地区缺乏统一的回收标准,影响了资源化利用效率。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推动建立区域性建筑金属材料回收联盟,制定行业规范,并鼓励企业间共享维修与仓储资源。
总体而言,广州黄埔南岗工业区在拉森钢板桩的租赁与废料回收方面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租赁—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是工程建设模式的优化,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基层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未来,随着绿色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该模式有望在更广范围内推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环保动能。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