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广州增城区各类市政工程、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等项目日益增多,其中拉森钢板桩作为深基坑支护的重要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分包合同中的技术条款尤为关键,尤其是在防雷测试方面的约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电气安全和后期运行的稳定性。
拉森钢板桩本身由钢材制成,在潮湿或地下水位较高的环境中长期埋设,容易形成导电通路。特别是在雷雨频发的华南地区,如广州增城区,夏季雷暴天气频繁,若未对钢板桩系统进行有效的防雷接地处理,极有可能在雷击发生时引发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甚至影响周边建筑的用电安全。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分包合同中明确防雷测试的相关要求,是保障工程整体安全的重要环节。
首先,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防雷测试的责任主体。通常情况下,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项目的防雷系统设计与验收,而拉森钢板桩施工属于专业分包工程,其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金属结构是否纳入整体防雷体系,需在合同中予以界定。建议在分包合同中明确:钢板桩施工单位有义务配合总包单位完成防雷系统的连接与测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施工节点图、材料证明及焊接记录等资料。同时,若钢板桩作为临时支护结构使用,也应规定其在拆除前必须完成防雷性能的检测与评估,避免遗留安全隐患。
其次,防雷测试的技术标准应在合同中具体列出。目前我国现行的防雷相关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以及《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等。合同中应要求施工单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防雷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特殊场所如易燃易爆区域可能要求更低)。对于拉森钢板桩而言,由于其连续咬合形成整体墙体,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一部分,但必须保证各桩体之间的电气连通性良好,焊缝或锁口连接处不得存在绝缘隔离现象。
为此,合同中应约定具体的测试方法和频率。例如,在钢板桩施打完成后,应对每段不少于50米的连续墙体进行一次接地连续性测试,采用毫欧表测量相邻桩体间的过渡电阻,确保其小于0.2Ω;在整体支护结构完成后,还需选取不少于三个测试点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测试点应分布于基坑的不同方位,以反映整体接地性能。所有测试结果须形成书面报告,并经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后归档备查。
此外,合同还应明确不合格项的处理机制。若防雷测试结果未达标,施工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包括但不限于补焊连接点、增设人工接地极、改善土壤导电性等措施。整改后需重新组织复测,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因整改造成的工期延误或额外费用,应根据合同责任划分确定承担方,避免后期纠纷。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项目可能存在钢板桩仅作临时支护、后期将被混凝土结构取代的情况。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视施工期间的防雷安全。在此类情形下,合同中应特别注明:“虽为临时结构,但在其存续期间仍须具备基本的防雷导通能力”,并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降水、人员作业等高风险阶段保持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必要时设置临时避雷针或引下线。
最后,从管理角度出发,建议在合同附件中加入“防雷测试专项条款清单”,列明测试项目、执行标准、责任人、时间节点及验收资料要求,便于现场执行与监督。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关键节点的防雷测试,提升数据的公信力与合规性。
综上所述,广州增城区拉森钢板桩施工分包合同中的防雷测试约定,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要求,更是安全管理与法律责任划分的重要体现。通过科学设定测试标准、明确各方职责、规范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防范雷电灾害风险,保障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随着智慧工地和绿色建造理念的推广,此类细节条款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成为衡量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