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增城区某重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段拉森钢板桩顺利打入预定位置,基坑支护结构实现精准合龙,标志着该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取得了关键性进展。此次钢板桩支护合龙后,项目团队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开展验收工作,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垂直度、闭合精度及周边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检测与评估,最终顺利通过验收,为后续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项目地处增城区核心发展区域,周边建筑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施工环境受限。基坑开挖深度达8.5米,属于深基坑工程,且临近既有道路和居民区,对支护系统的安全性和止水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经过多方技术论证,项目决定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形式,并结合内支撑体系形成完整的基坑支护结构。拉森钢板桩因其高强度、良好的止水性能、可重复使用以及施工便捷等优势,成为软土地层中深基坑支护的理想选择。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勘察报告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条件,优化了钢板桩的选型与布置方案。最终选用国产优质U型拉森Ⅳ型钢板桩,单根长度12米,入土深度满足抗隆起和抗倾覆稳定要求。同时,在基坑四周设置三道钢支撑系统,采用Φ609mm钢管支撑,配合围檩结构,确保整体支护体系的刚度与协调受力。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操作。首先进行测量放线,精确定位每根钢板桩的位置,随后采用履带式打桩机配合高频液压振动锤进行沉桩作业。为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施工团队采取分段跳打、控制沉桩速率、实时监测振动速度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扰动。特别是在邻近既有建筑区域,采用预钻孔辅助沉桩工艺,显著提升了沉桩效率并减少了挤土效应。
在整个支护结构施工期间,监测工作贯穿始终。项目布设了包括地表沉降、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倾斜在内的多维度监测点,每日采集数据并进行动态分析。数据显示,基坑变形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最大侧向位移未超过预警值的70%,地下水位保持稳定,周边道路及建筑物未出现明显异常,充分验证了支护方案的科学性与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当最后一段钢板桩完成对接,整个支护结构实现360度闭合,即“合龙”。合龙不仅是物理上的闭合,更是结构受力体系完整形成的标志。为确保合龙质量,项目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共同参与验收。验收内容涵盖:钢板桩咬合紧密性检查、桩体垂直度复测、冠梁与支撑连接节点质量、排水系统通畅性以及监测数据阶段性总结等。经现场查验与资料审核,各方一致认为支护结构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具备进入下一阶段施工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钢板桩采用租赁模式,由专业钢结构租赁公司提供全套材料与技术支持。这种“以租代购”的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项目初期资金投入,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租赁单位负责钢板桩的运输、进场检验、现场维护及后期拔除回收,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结束后,钢板桩将经过修复处理后用于其他工程,真正践行了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次基坑支护合龙验收的顺利完成,是项目管理精细化、技术应用专业化和多方协作高效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保障了深基坑施工的安全,也为类似地质条件和城市环境下的基坑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土方开挖工作的全面展开,项目团队将继续加强过程管控,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广州增城区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密集落地,对深基坑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支护手段,在城市更新、地铁配套、地下管廊等工程中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本次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复杂 urban 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也为区域工程建设的技术进步注入了新动能。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