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老城区改造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愈发受到重视。荔湾区作为广州历史悠久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地铁延伸、旧城更新、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项目密集,对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支护结构形式,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深基坑工程中。而围绕其租赁使用及配套节能设备的科学选型,已成为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建造的重要环节。
拉森钢板桩具有强度高、止水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条件下的临时支护。在广州荔湾区,地质多为淤泥质土和砂层,地下水位较高,传统支护方式易出现渗漏和变形问题。而拉森钢板桩通过锁口咬合形成连续墙体,能有效阻挡地下水渗透,同时配合内支撑或锚索系统,可确保基坑边坡稳定。更为重要的是,采用租赁模式不仅降低了施工单位的初始投入成本,还提高了材料周转率,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然而,钢板桩的施工过程本身也伴随着较高的能耗,尤其是在打桩与拔桩阶段。传统的柴油锤击打方式噪音大、振动强、油耗高,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颗粒物,不符合现代绿色施工的要求。因此,在荔湾区这类人口密集、环境敏感的城区,必须优先选用节能环保的施工设备。目前,液压振动锤和静压植桩机已成为主流选择。其中,液压振动锤以液压驱动替代燃油动力,运行平稳、噪音低、能耗少,适用于大多数土层条件;而静压植桩机则通过静力压入方式将钢板桩沉入土中,几乎无振动和噪音,特别适合临近居民区或文物保护建筑的施工场景。
设备选型应结合具体工程参数进行综合评估。首先需根据基坑深度、土层性质、地下水位及周边建筑物距离等因素确定钢板桩型号(如U型或Z型)及其入土深度。常见的SP-IV型拉森钢板桩适用于6~10米深基坑,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其次,应根据钢板桩长度和截面尺寸匹配合适的振动锤激振力。一般而言,每米桩长所需激振力约为5~8kN,过小会导致沉桩困难,过大则可能损伤桩体或设备。此外,还需考虑主机设备的移动灵活性。在荔湾区狭窄街巷或已建成区域施工时,小型履带式起重机或专用植桩机更具优势,既能保证作业精度,又便于转场运输。
在能源类型上,电动或混合动力设备应优先于传统燃油设备。随着广州市推动“双碳”目标落地,施工现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逐步提高。电动液压锤可通过接入市政电网或配备储能电源运行,实现零排放作业。对于不具备稳定供电条件的工地,可采用油电混合动力起重机,兼顾续航能力与环保性能。同时,建议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优化作业节奏,避免空载或低效运转,进一步降低单位工程能耗。
除机械设备外,配套工艺的优化同样关键。例如,采用预钻孔辅助沉桩技术可显著减少阻力,降低设备负荷;在拔桩时使用润滑剂或注水减阻,有助于减少扭矩消耗,延长设备寿命。此外,加强钢板桩的维护保养,及时清理锁口杂质、修复局部变形,可确保其多次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租赁价值。
综上所述,在广州荔湾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租赁模式与节能设备的科学选型相辅相成。通过合理选用低噪、低耗、高效的施工机械,结合智能化管理和精细化施工工艺,不仅能保障工程安全与进度,更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未来,随着绿色建造标准的不断提升,此类集成化、可持续的技术路径将在城市更新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荔湾区乃至整个广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