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地下空间开发日益频繁,基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增加。在复杂地质条件和城市密集环境中,基坑支护技术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拉森钢板桩与土钉墙结合支护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支护体系,近年来在广州地区的基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支护效果也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具有锁口结构的型钢,通过连续打入地基中形成连续的挡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止水效果,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软的地层。土钉墙则是一种主动支护结构,通过在边坡或基坑壁中打入土钉并注浆,形成与原状土体共同作用的复合结构,从而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将这两种支护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形成一种更为经济、高效、安全的支护体系。
在广州地区的工程实践中,拉森钢板桩与土钉墙结合支护主要适用于中等深度(一般在6~12米)的基坑工程,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周边建筑物密集、施工场地狭小的情况下,其优势尤为明显。钢板桩作为外围的止水帷幕,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土钉墙则可以对内部土体进行加固,提高边坡稳定性,减少位移和沉降。
从施工工艺来看,这种复合支护体系的施工流程较为成熟。首先,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将拉森钢板桩打入预定深度,形成连续的支护墙体;随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逐层进行土钉施工,包括钻孔、插入土钉、注浆以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等步骤。钢板桩与土钉墙之间通过连接件或混凝土冠梁进行有效连接,形成整体受力体系,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广州多个基坑项目采用了这种复合支护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例如,在天河区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基坑深度达9米,周边建筑密集,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复杂。项目采用拉森钢板桩结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后,基坑变形控制良好,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支护效果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一致认可。
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分析,拉森钢板桩与土钉墙结合支护体系相比传统的地下连续墙或内支撑体系,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钢板桩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材料成本;土钉墙施工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有利于缩短工期。此外,该体系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深基坑工程,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适用性。
当然,这种复合支护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松散的地层中,土钉施工难度较大,注浆效果难以保证;此外,钢板桩在打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土体造成扰动,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具体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支护参数和施工顺序,确保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体来看,拉森钢板桩与土钉墙结合支护体系在广州地区的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其支护效果在多个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止水性能,而且施工灵活、成本可控,适用于多种复杂地质条件和城市环境。随着基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复合支护体系有望在未来的广州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障基坑施工安全和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