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广州市花都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日益频繁,各类地下工程、市政管网、轨道交通等项目持续上马。在这些工程建设中,基坑支护成为保障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的关键环节。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支护材料,在花都区的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拉森钢板桩租赁用于基坑支护时,是否包含电力检查及配合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拉森钢板桩租赁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设备供应行为,其核心内容是提供符合规格要求的钢板桩产品,并配套必要的打拔设备和施工技术支持。这类服务通常由专业的地基基础工程公司或租赁公司提供,涵盖钢板桩的运输、进场、打设、使用期间的维护以及工程结束后的拔除和回收。然而,电力检查及相关配合工作并不属于钢板桩租赁的常规服务范围。
所谓“电力检查配合”,一般是指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地下电力管线的安全,需由供电部门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查、线路定位、风险评估,并在施工期间安排专人监护或指导。这类工作涉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责任性。因此,电力检查的申请、协调与实施,通常由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而非由钢板桩租赁方承担。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施工单位在签订钢板桩租赁合同时,往往误以为“包工包料”即意味着所有相关配套服务均包含在内,从而忽略了电力配合这一关键环节的责任划分。这种误解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因未及时办理电力报备或未落实监护措施,而引发触电事故、电缆损坏甚至大面积停电等严重后果。例如,在花都区某地铁配套工程中,曾因施工单位未提前通知供电部门进行管线核查,导致打桩作业击穿10千伏高压电缆,造成周边片区停电数小时,不仅产生高额赔偿,还影响了工程进度。
那么,在采用拉森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时,如何妥善处理电力检查与配合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合同责任边界。 在签订钢板桩租赁合同时,应清晰界定服务内容。若租赁方不提供电力协调服务,应在合同中注明“不含地下管线探测、电力监护等第三方配合工作”,避免后期推诿。如需租赁方协助,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其协助范围与费用标准。
第二,提前开展地下管线调查。 根据《广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任何开挖深度超过0.5米的工程,均需向城建档案馆或相关权属单位查询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施工单位应在钢板桩施工前,主动联系南方电网广州花都供电局,申请电力管线探查与现场交底,获取准确的电缆走向图。
第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报审。 对于临近电力设施的基坑工程,必须编制包含电力保护措施的专项支护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报监理和供电部门审批。方案中应明确打桩机械作业半径、振动控制措施、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确保施工不对电缆造成挤压或剪切破坏。
第四,落实现场监护制度。 在钢板桩打设期间,应邀请供电部门派员到场监护,必要时采用人工开挖探沟的方式确认电缆位置。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严禁在未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盲目作业。
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花都区已逐步推广地下管线三维信息系统,部分重点区域实现了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的数字化管理。施工单位可利用这些平台提前规避风险,提升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拉森钢板桩租赁服务本身并不包含电力检查与配合工作,该项职责应由建设单位或总承包方统筹安排。只有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前期准备、规范施工流程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范电力安全事故,确保基坑支护工程顺利推进。在花都区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安全永远是工程建设的第一要义,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各方参建主体必须树立红线意识,协同配合,共同筑牢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线。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