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黄埔区南岗一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工业企业的持续扩张,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软土地基条件下的施工尤为复杂。该区域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质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为主,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给地下工程尤其是深基坑支护带来了极大困难。在工业区排污系统建设中,如何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课题。在此背景下,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成熟的基坑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南岗地区的排污管道及泵站等设施建设中。
拉森钢板桩因其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可重复使用、施工速度快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的地区。在南岗工业区的排污项目中,施工单位普遍采用U型或Z型冷弯或热轧拉森钢板桩进行围护结构施工。通过振动锤将钢板桩逐根打入地下,形成连续的挡土与止水墙体,有效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土体滑移、管涌甚至坍塌等安全事故。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需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保障工程质量。首先,在打桩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明确软土层的分布深度、含水量及承载力参数,据此优化钢板桩的入土深度和布置间距。通常情况下,钢板桩需穿透软弱土层并锚固于相对稳定的持力层中,深度可达15至20米,以确保整体稳定性。其次,为减少打桩对周边已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常采用预钻孔引孔法或静压植桩技术,降低振动和挤土效应。此外,在基坑开挖阶段,还需设置多道内支撑或锚索系统,配合实时监测位移、水位和应力变化,实现动态调控。
值得一提的是,南岗工业区排污系统的建设不仅关注结构安全,更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明挖埋管方式容易造成大面积地面破坏和长期交通中断,而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后,可实现“先支护、后开挖”的封闭式作业模式,显著缩小施工面,减少对周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钢板桩形成的密闭围堰有效阻隔了施工期间污水外溢的风险,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某大型电镀工业园配套排污干管工程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位于南岗河附近,地表以下8米范围内均为流塑状淤泥,地下水丰富。施工方选用SP-IV型拉森钢板桩,桩长18米,咬合紧密,并在基坑内部设置两道钢支撑,成功完成了长达300米的深槽开挖作业。整个施工周期较原计划缩短近30%,未发生任何渗漏或变形超标事件,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当然,拉森钢板桩施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遇到孤石或强风化岩层时,打桩难度加大,可能出现偏斜或无法贯入的情况;此外,若回收不当,易造成钢板桩损耗或遗留在地下,影响后期土地开发利用。因此,施工前应充分评估地质风险,必要时结合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等加固手段进行复合支护,提升整体可靠性。
从长远来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加快,黄埔南岗作为广州东部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其市政排水系统的升级需求将持续增长。推广拉森钢板桩等绿色、高效的施工技术,不仅能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未来,还可探索BIM技术与钢板桩施工的深度融合,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精度与协同效率。
综上所述,在广州黄埔南岗软土地基条件下开展工业区排污工程建设,拉森钢板桩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选择。通过科学设计、精细施工与严格监控,完全可以在复杂地质环境中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的施工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