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市荔湾区,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软土地基上的各类工程日益增多,其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河道整治及地下空间开发等项目中。然而,该区域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质条件复杂,土层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为主,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在此类地基上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本身就面临沉降不均、侧向位移大、桩体倾斜等技术挑战。更为严峻的是,广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夏季至初秋常受台风侵袭,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频发,给施工现场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建立科学、高效的台风预警响应机制,已成为保障软土地基拉森钢板桩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极易导致施工现场积水,软土地基吸水后强度显著下降,易引发基坑周边土体滑移、钢板桩支护体系失稳等问题。同时,持续降雨会使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增加基坑内外水压力差,加剧支护结构的受力负担。此外,台风伴随的强风可能吹倒未固定牢固的临时设施,影响施工机械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钢板桩吊装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台风来临前,必须提前启动预警响应程序,采取系统性防范措施。
首先,应建立健全气象监测与预警信息接收机制。施工单位需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实时获取台风路径、强度、降雨量及风力等级等关键数据。项目部应设立专职安全预警岗位,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一旦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蓝色及以上预警,项目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备战状态。
其次,针对软土地基特性,需强化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应在基坑周边设置完善的截水沟、集水井和抽水泵站,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防止积水渗透软化地基。对于已施打的拉森钢板桩区域,应检查锁口密封情况,必要时采用止水材料进行封堵,减少渗漏风险。同时,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钢板桩的垂直度、连接牢固性以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变形或松动应及时加固。
在台风临近期间,应暂停一切高空作业和大型机械操作,特别是钢板桩的打设与拔除作业。所有施工设备应停放到安全区域,并采取锚固或压重措施防止倾覆。临时工棚、围挡等设施应进行加固处理,必要时予以拆除,避免成为风灾中的飞射物。现场电源线路也应进行排查,切断非必要用电,防止漏电或短路引发次生灾害。
台风过境后,不可立即恢复施工,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坑支护体系、周边建筑物及地面沉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重点检查拉森钢板桩是否有位移、倾斜或锁口脱开现象,监测点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变化。若发现支护结构受损或地基明显沉降,应立即上报并组织专家会诊,制定补强方案,在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台风应急响应模拟,提升现场人员的防灾意识和处置能力。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同时,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沙袋、防水布、发电机、抽水泵等,做到有备无患。
从管理层面看,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软土地基施工项目的监督指导,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建立智慧工地监控平台,实现对基坑变形、地下水位、风速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自动报警,提升预警响应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综上所述,广州荔湾区软土地基上的拉森钢板桩施工面临自然环境与地质条件的双重挑战,台风季节更需高度警惕。唯有通过科学预警、周密部署、有效应对,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未来,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此类高风险施工场景的安全防控体系将更加完善,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