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白云区的城市建设进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由于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土体含水量大,承载力较低,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地下结构施工等工程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成熟的支护方式,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良好、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白云区的各类市政、房建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拉森钢板桩通过振动锤或静压设备打入软土层,形成连续的挡土和止水结构,有效防止基坑侧壁坍塌和地下水渗入。然而,此类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噪声、振动、扬尘以及对地下水流场的扰动。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推动绿色施工理念落地,白云区相关主管部门要求所有涉及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项目,必须系统性地提交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数据,并纳入全过程监管体系。
环保数据的提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噪声监测数据。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采用振动沉桩工艺时,会产生较强的机械噪声。施工单位需在施工现场边界布设多个噪声监测点,每日定时记录分贝值,并确保其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要求。对于临近居民区或学校等敏感区域的工地,还需增加监测频次,并采取隔音围挡、错峰施工等措施降低影响。
其次是振动监测。钢板桩打入过程中产生的地面振动可能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应在距离施工区域较近的既有结构物上安装振动传感器,实时采集振动速度(PPV)数据,确保其不超过《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规定的限值。一旦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施工工艺或采取减振措施。
扬尘控制也是环保监管的重要环节。尽管拉森钢板桩本身属于干作业,但在场地平整、材料运输等配套工序中仍可能产生粉尘。施工单位需配备雾炮机、洒水车等降尘设备,并对裸露土方进行覆盖或绿化处理。同时,须定期提交PM10和PM2.5的监测报告,确保施工现场空气质量达标。
此外,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同样不可忽视。虽然拉森钢板桩具备良好的止水功能,但长时间的隔断可能改变局部地下水流动路径,影响周边水文地质平衡。因此,在深基坑工程中,需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持续监测水位变化,并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评估对周边水源的影响。若发现异常下降或上升趋势,应及时采取回灌或导流措施,避免引发地面沉降或积水问题。
为实现环保数据的高效管理,广州市白云区已建立“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要求各施工单位将上述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系统。监管部门可通过平台进行远程巡查、数据分析和预警响应,提升监管效率和透明度。同时,项目竣工后,所有环保数据需整理成册,作为工程验收和档案归档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采用静压植桩机替代传统振动锤,以减少噪声和振动污染。这种新型设备通过液压方式将钢板桩压入土中,几乎不产生强烈震动,特别适用于城市密集区或对环境敏感的区域。配合BIM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施工过程的环保表现得以全面优化。
总体而言,广州白云区在软土地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的环保数据提交机制,不仅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高度负责,也推动了建筑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施工单位应主动履行环保责任,强化过程管控,确保每一项工程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