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海珠区的城市建设进程中,随着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推进,软土地基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施工成为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地下管线复杂、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已成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技术手段。然而,在此类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环境影响,依法依规办理排水许可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海珠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层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软土为主,承载力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区域。在该类地质条件下进行深基坑开挖,若缺乏有效的支护和排水措施,极易引发基坑失稳、地面沉降、邻近建筑物开裂等问题。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止水性能良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附属结构、地下管廊、泵站建设等项目中。其通过连续咬合打入土体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挡土止水结构,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然而,拉森钢板桩施工往往伴随着降水作业。为确保基坑干燥作业面,通常需采用井点降水、深井降水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这一过程将导致地下水向基坑方向汇集,并通过集水井集中抽排至市政排水系统或自然水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及《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施工废水前,必须依法取得排水许可证,严禁未经许可擅自排水。
申请排水许可的核心在于科学评估施工排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在海珠区开展拉森钢板桩施工项目时,施工单位应首先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排水方案编制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排水量估算、水质监测计划、沉淀池设置方案、排放路径设计、应急预案等。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抽出的地下水虽主要成分为天然地下水,但仍可能携带泥沙、油污或其他施工污染物,必须经过多级沉淀、过滤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后方可接入市政管网。
在提交排水许可申请材料时,需准备以下文件:项目立项批复或施工许可证复印件、施工图纸(含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排水方案文本、水质检测报告(试运行期间)、环保承诺书、与排水管理部门签订的接管协议等。所有材料需真实、完整,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盖章。海珠区水务局作为审批主管部门,将在受理申请后组织现场踏勘,重点核查沉淀设施是否到位、排水口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雨污混接风险等。审核通过后,核发《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与施工周期一致,最长不超过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取得排水许可并非一劳永逸。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须严格落实持证排水要求,定期开展水质自检,保留完整的排水记录台账,并接受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破坏排水设施等违法行为,将依据《广州市排水管理条例》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停工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后果。
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海珠区正逐步推广“智慧排水”监管平台,鼓励重点项目接入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施工排水流量、pH值、悬浮物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这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也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及时调整排水策略,降低环境风险。
综上所述,在广州海珠区软土地基条件下实施拉森钢板桩施工,既要注重工程技术的安全可靠,也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依法合规。排水许可作为连接工程建设与城市管理的重要纽带,不仅是法律义务的体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彰显。唯有坚持科学规划、规范操作、全程监管,才能在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守护好城市的水生态安全,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