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海珠区的市政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及基坑支护工程中,软土地基条件是普遍存在的地质特征。由于该区域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层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和砂层为主,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承载力低等特点,给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带来了较大技术挑战。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挡土止水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临时支护、河道围堰、地铁出入口及地下管廊等工程中。
拉森钢板桩施工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良好的抗弯性能和连续咬合形成的止水帷幕效果,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在广州海珠区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振动锤沉桩法进行施工,通过高频振动将钢板桩逐根打入土体,形成连续的支护墙体。然而,在软土地基中施工时,容易出现桩体倾斜、下沉不均、锁口漏水甚至整体失稳等问题,因此对施工工艺控制要求极高。
在此类工程中,监理单位的介入不仅是必要的,更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及相关地方管理规定,涉及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实施全过程监理。拉森钢板桩作为基坑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自然包含在监理工作范围内。
监理配合的主要内容涵盖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个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需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施工方案,重点核查钢板桩型号选择、入土深度计算、支撑体系布置、降水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同时,还需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钢板桩的材质、尺寸、防腐处理等满足规范要求,并监督完成原材料送检程序。
进入施工阶段后,监理人员需实施旁站监督,重点关注打桩顺序、垂直度控制、接头焊接质量以及锁口密封情况。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中,易发生偏移或隆起现象,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跳打法或预钻孔辅助沉桩等措施减少挤土效应。此外,还需监测周边地表沉降、邻近建筑物变形及地下水位变化,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拉森钢板桩施工往往与其他工序交叉作业,如降水井布设、冠梁浇筑、内支撑安装等,监理还需协调各专业队伍之间的衔接,确保工序有序衔接,避免因施工冲突影响整体进度与安全。对于发现的质量隐患或违规操作,监理有权下达整改通知,必要时可签发暂停令,直至问题消除。
施工完成后,监理仍需参与验收工作,包括检查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止水效果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在后续基坑使用期间,也需持续跟踪监测数据,确保支护系统处于可控状态,直至完成回填和拔桩作业。
从管理角度看,广州地区的建设工程普遍实行“五方责任主体”制度,即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监理作为独立第三方,在软土地基钢板桩施工中扮演着技术把关者和过程监督者的双重角色,其专业判断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广州海珠区软土地基中的拉森钢板桩施工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精细化的施工组织,更离不开监理单位的全过程参与与有效配合。只有在各方通力协作、严格遵循技术规程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应对软土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智能监测技术和BIM管理平台的应用推广,监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钢板桩施工的管控能力。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