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拆除是一项技术性极强、安全风险较高的施工环节,尤其是在广州这样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的城市,拉森钢板桩作为常用的支护结构形式,其拆除工作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和原则,以确保施工安全、周边环境稳定以及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广州地区的地质条件以软土、淤泥质土为主,部分区域地下水位较高,这就决定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拉森钢板桩的使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土体坍塌,还能起到止水、挡土的作用。然而,当基坑施工完成后,如何安全、高效地拆除这些钢板桩,成为工程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的拆除必须遵循“先支后拆、对称均衡、分层分段”的基本原则。所谓“先支后拆”,是指在拆除支护结构之前,必须确保基坑内部的结构工程已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担外部土压力和水压力,从而避免因提前拆除支护结构而引发基坑失稳。例如,在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必须先完成外墙防水层施工并回填土方,才能逐步拆除钢板桩支护。
其次,“对称均衡”原则是指在拆除过程中,应避免单侧受力过大,造成支护结构局部失稳或变形。特别是在大型基坑中,钢板桩支护结构往往呈环形或矩形布置,拆除时应从对称位置同时进行,防止因受力不均而引发结构破坏或周边建筑物沉降。
“分层分段”则是指拆除工作应根据基坑深度和结构特点,采取分层、分段的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拆除工作应从上至下逐层进行,每一层拆除后应立即进行回填或加固处理,防止土体失稳。同时,拆除的长度和高度也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一次性拆除过长或过高,造成钢板桩变形或拔出困难。
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广州地区的工程技术人员通常采用振动拔桩机或静力拔桩设备进行钢板桩的拆除。振动拔桩适用于土质较松软的区域,但需注意控制振动频率,避免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而静力拔桩则适用于对振动敏感的区域,如靠近既有建筑或地下管线的位置,虽然效率相对较低,但安全性更高。
此外,在拆除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和周边环境的监测。由于广州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钢板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已形成一定的止水帷幕,拆除时如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地下水渗流,导致土体流失甚至地面塌陷。因此,在拆除前应制定详细的排水与止水方案,必要时可采用注浆加固等措施,确保拆除过程中的土体稳定。
在钢板桩拔出后,留下的空隙应及时进行回填处理,通常采用砂石或素混凝土进行填充,以减少地基沉降风险。对于靠近道路、管线或既有建筑的区域,回填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式应更加谨慎,必要时可采用压力注浆等方式进行密实处理。
在施工管理方面,拆除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并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应急预案。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等内容,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围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的规模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的拆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单位应结合BIM技术、信息化监测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拆除过程的全过程监控和动态调整,从而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总之,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的拆除是一项系统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程作业。只有在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结构受力特点和施工环境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先支后拆、对称均衡、分层分段”的拆除原则,合理选用施工设备和工艺,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监测控制,才能确保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后续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