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城市建筑工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日益频繁,基坑支护作为保障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的重要环节,其设计与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在深基坑工程中广泛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本文将围绕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案及基坑支护设计要点进行系统阐述。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具有互锁结构的型钢构件,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止水性能,适用于软土、砂土、粉土等地层条件下的基坑支护。其主要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止水效果好、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小等。在广州市的软土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沉积区,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地下管廊、地下室等工程中。
根据广州地区的工程经验,拉森钢板桩适用于基坑深度不超过8米的中浅层基坑。当基坑深度超过8米时,需结合内支撑或锚杆等加强措施,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基坑支护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施工、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广州市的实际工程中,支护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勘察与水文资料分析
基坑支护设计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分布、地下水位、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等。广州地区常见地层包括杂填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砂层等,不同地层对支护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需针对性设计。
支护结构选型与布置
根据基坑深度、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形式。对于拉森钢板桩支护,应合理确定桩长、桩距、入土深度,并考虑是否设置内支撑或锚杆。
荷载计算与结构验算
支护结构需承受土压力、水压力、地面超载等作用。设计时应进行土压力计算、抗滑移验算、抗倾覆验算、结构强度验算等内容,确保支护体系的安全性。
排水与止水措施
广州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排水和止水措施。拉森钢板桩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但针对渗透性较强的砂层,还需配合高压旋喷桩、搅拌桩等辅助止水措施。
监测与应急预案
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位移监测、沉降观测、支撑轴力监测等,实时掌握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同时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响应。
在广州地区的实际施工中,拉森钢板桩支护一般采用以下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与测量放线
清除地表障碍物,进行场地平整,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钢板桩打入位置。
导向架安装
为确保钢板桩的垂直度和直线度,需设置导向架进行定位控制。
钢板桩打入施工
采用振动锤或静压设备将钢板桩逐根打入土中,打入过程中应控制锤击能量,防止桩体变形或损坏。
基坑开挖与支撑安装
分层开挖土方,每层开挖后及时安装内支撑或锚杆,避免支护结构产生过大变形。
基坑底部处理与结构施工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垫层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后续工序。
钢板桩拔除与回收
主体结构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钢板桩的拔除作业,回收再利用。
钢板桩打入困难
常见于硬土层或含卵石地层,可通过预钻孔辅助打入或更换打桩设备解决。
支护结构变形过大
主要由于支撑设置不合理或土压力过大,应及时补加支撑或调整施工顺序。
渗漏水问题
针对砂层或裂隙发育地层,应在钢板桩外侧设置旋喷桩或搅拌桩进行止水加固。
周边建筑物沉降
应加强监测,必要时采取注浆加固或控制开挖速率等措施减小影响。
拉森钢板桩支护作为广州地区常用的一种基坑支护方式,具有施工灵活、止水性能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监测与管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推进,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将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