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桥梁桥台、地下管廊等工程中。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好等优点,在各类土层中均有较好的适应性。然而,不同的地质条件对拉森钢板桩的施工效果和难度有着显著影响,尤其在特殊土质中施工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
在一般砂性土、粘性土及粉土地层中,拉森钢板桩施工较为顺利。这类土层通常具备一定的自稳性和较低的渗透系数,打设钢板桩时不易发生塌孔或涌水现象,施工效率较高。此外,这些土层对于振动锤或液压锤的沉桩作用力反应良好,能够保证钢板桩顺利打入设计深度,并形成连续稳定的支护结构。
然而,在一些特殊土质条件下,如淤泥质软土、高水位砂层、含漂石或卵石的砾石层、坚硬岩层等,施工过程中则面临较大挑战。首先,在淤泥质软土中,由于土体强度低、压缩性大,钢板桩容易出现“下沉”现象,即在打入后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而继续下陷,导致支护结构不稳定。同时,软土流动性较强,在插打过程中易产生挤土效应,造成周边地面隆起或邻近建筑物受损。针对此类问题,通常采取先进行预压加固、设置排水措施降低土体含水量,或者采用静压法代替振动沉桩以减少扰动等方式加以应对。
其次,在高水位砂层中施工,主要难点在于地下水压力大,易引发流砂或管涌现象。钢板桩在沉入过程中,若未能及时封闭地下水,可能导致桩周土体流失,甚至造成局部塌方。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前应做好降水处理,如采用井点降水或深井降水将地下水位降至作业面以下;同时,选用锁口密封性能优良的钢板桩,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快插打速度,尽量减少暴露时间,从而有效控制渗漏风险。
再者,当遇到含有大量漂石、卵石或大块碎石的砾石层时,钢板桩难以直接打入,极易因障碍物阻挡而导致桩身偏移、锁口损坏甚至无法贯入。此时,可考虑采用预先钻孔引孔的方式,利用旋挖钻机或冲击钻清除部分障碍物后再插入钢板桩,或者改用振动能量更强的重型设备配合高频锤进行沉桩作业。此外,也可以结合局部爆破或人工清理方式提前处理障碍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最后,在坚硬岩层或强风化岩层中,常规的振动或静压方法难以实现钢板桩的有效贯入,施工难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建议直接使用拉森钢板桩作为主要支护结构,而应优先考虑其他支护形式,如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若仍需使用钢板桩,则可考虑采用预钻孔辅助加压或局部切割岩层的方法,以降低贯入阻力,提高施工可行性。
除了上述特殊土质带来的施工困难外,还需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监测工作。例如,在城市密集区域施工时,应控制振动和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必要时采用减振隔离措施;在临近既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区域施工时,应加强变形监测,防止因施工扰动导致结构破坏。
综上所述,拉森钢板桩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在不同土层中的施工效果差异明显。面对特殊土质条件,必须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设备,并辅以必要的辅助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同时,施工前的详细勘察和施工中的动态调整也至关重要,只有充分掌握地质特性并灵活应对,才能充分发挥拉森钢板桩的优势,实现高效、安全的施工目标。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