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排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由于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若不妥善处理地下水问题,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对结构安全造成隐患。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明确拉森钢板桩施工的基本原理。拉森钢板桩是一种U型或Z型截面的钢制构件,通过打桩机将其压入或打入土层中,形成连续的挡土和挡水结构。其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地下工程、河道整治等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起到隔离地下水、防止土体坍塌的作用。然而,即便钢板桩具有一定的止水性能,仍无法完全阻止地下水的渗透,尤其是在广州地区软土、砂层较多的地层中,地下水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施工方必须在拉森钢板桩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方案。常见的排水措施包括明沟排水、井点降水、深井降水等方法,具体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位高度、基坑深度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明沟排水法
明沟排水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排水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不高、水量较小的施工场地。其基本做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基坑四周或中央设置排水沟,并在低处设置集水井,通过水泵将积水排出。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对地下水位较高或渗透性较强的土层效果有限,且容易造成边坡失稳,因此在广州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中较少单独使用。
二、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是目前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排水方式。该方法通过在基坑周围布置一系列井点管,利用真空泵或射流泵将地下水抽出,从而降低地下水位,达到疏干基坑的目的。井点降水适用于粉砂、细砂、淤泥等透水性较差的地层,能够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提高土体的稳定性,有利于钢板桩的顺利打入和基坑开挖。
在实际施工中,井点降水的布置需根据基坑尺寸、地下水位高度、土层渗透系数等参数进行计算。通常井点间距控制在1.5~3.0米之间,井深应超过基坑底面1~2米,以确保降水效果。此外,降水过程应持续进行,直至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具备抗浮能力后方可停止,以防止地下水反渗造成结构上浮或破坏。
三、深井降水法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深或土层渗透性较强的工程,通常采用深井降水法。该方法通过钻设深度较大的降水井,配合大功率潜水泵进行抽水,适用于深度超过6米的基坑工程。深井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度深、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保障施工安全。
在广州地区,尤其是靠近珠江、河涌等水体的区域,深井降水常与拉森钢板桩联合使用,以增强止水和排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深井降水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沉降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和水文分析,并设置沉降监测点,实时掌握周边环境变化情况。
四、钢板桩接缝止水处理
除了主动排水措施外,钢板桩本身的止水性能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广州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层中常含有粉细砂、淤泥等易流动土质,若钢板桩之间的接缝密封不严,容易造成地下水渗漏甚至管涌现象。因此,在钢板桩打入过程中,应对锁口进行清洁处理,并涂抹止水材料,如黄油、沥青或专用锁口止水剂,以增强接缝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还可采用高压旋喷桩、搅拌桩等辅助止水措施,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进一步提高基坑的防水能力。这种联合支护方式在广州地铁、地下管廊等工程中已有广泛应用。
五、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监测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排水系统的运行维护同样重要。应定期检查水泵、排水管道的工作状态,及时清理堵塞物,防止排水不畅。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降水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此外,还需注意环境保护问题。抽出的地下水往往含有泥沙和杂质,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或自然水体可能造成污染。因此,应在排水口设置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放,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排水问题。通过合理选择排水方式、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现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结合广州特殊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排水措施,将是未来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