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的持续升高,广州地区的建筑施工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高温考验。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桥梁基础等工程中。由于其施工过程中需要露天作业,且操作强度较大,因此在夏季施工时,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高温天气,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提高施工效率,是每一位施工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措施之一。广州夏季白天日照强烈,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在中午11点至下午4点之间,气温常常超过35℃。因此,施工单位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作业,将主要施工时间调整为清晨或傍晚。例如,可以将每日的作业时间安排在早上6点至10点,下午4点至7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高温对人体的影响,还能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中暑风险。
其次,加强施工现场的通风与遮阳措施也是防暑工作的重要环节。在钢板桩施工过程中,虽然作业场地多为露天环境,但仍然可以通过设置临时遮阳棚、防风网等方式,为工人提供一定的遮阴休息区域。同时,在施工区域周边布置排风扇或工业风扇,增强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局部温度,改善作业环境。对于一些封闭或半封闭的施工空间,如地下基坑等,应特别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温度积聚。
第三,保障施工人员的饮水与营养补给是防暑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出汗量大,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因此,施工现场应确保供应充足的饮用水,并配备含盐分的功能饮料或绿豆汤等解暑饮品,供工人随时取用。同时,食堂应提供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餐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建议每日为工人发放适量的盐片或电解质冲剂,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矿物质。
此外,加强施工人员的防暑知识培训和健康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施工前,应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夏季防暑安全教育,普及中暑的预防知识、识别中暑症状的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同时,应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温、血压等健康指标的监测,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史的工人,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合理安排。一旦发现工人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中暑前兆,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应及时送医治疗。
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暑效果,施工单位还可以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例如,使用智能温湿度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工人的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一旦发现异常即可及时预警。此外,还可以采用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手段,减少人工在高温下的长时间作业,降低中暑风险。
在施工组织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夏季施工应急预案。预案中应包括高温预警机制、中暑应急处置流程、人员轮岗制度、紧急医疗联络机制等内容。同时,应设立专门的防暑应急小组,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冰袋、担架等,确保一旦发生中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
最后,合理安排作业强度和人员轮岗制度也是防暑降温的重要手段。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力消耗较大,连续高强度作业容易导致疲劳累积,增加中暑风险。因此,应科学安排施工任务,避免过度加班,实行轮班制,确保每位工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每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4小时以内,并设置专门的休息区,配备座椅、风扇、遮阳伞等设施,为工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夏季施工防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时间安排、环境改善、人员保障、技术手段、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才能有效降低高温对施工的影响,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夏季防暑工作,将其纳入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各项防暑措施,为高温下的施工工作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