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基坑支护工程日益增多。在众多支护技术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速度快、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为了规范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支护的设计与施工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地质条件和工程实践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要求。
首先,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明确地层分布、地下水位情况及周边环境条件。设计单位需综合考虑基坑深度、周边建筑物距离、地下管线布置等因素,合理选择拉森钢板桩的型号与布置形式。一般情况下,推荐采用U型或Z型拉森钢板桩,其截面模量应满足抗弯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支护结构体系还需设置支撑或锚杆系统,以增强整体稳定性。设计文件中应包含完整的计算书、施工图及监测方案,并经专业审图机构审查通过。
在材料选用方面,拉森钢板桩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热轧带肋钢板桩,钢材牌号不低于Q235B级,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低温韧性。进场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测,确保无裂纹、扭曲等缺陷。施工单位应建立材料进场台账,并按规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作业。打桩前应清除场地障碍物,平整压实地面,确保打桩机械稳定运行。打桩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对称分段、跳打推进”的原则,避免因挤土效应造成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损坏。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和咬合紧密性,施工时应设置导向架,并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实时监测调整。沉桩宜采用液压振动锤,避免冲击力过大导致桩体损伤或周围土体扰动。
在支护结构形成后,应及时安装围檩和支撑系统。围檩宜采用H型钢或组合工字钢,与钢板桩之间应焊接牢固,确保整体受力协调。支撑构件的间距和截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设置必要的斜撑和水平连接件,防止局部失稳。对于深基坑工程,还应设置预应力锚索系统,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锚索施工应避开地下管线,并在张拉锁定前完成相关试验和验收工作。
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现场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钢板桩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支撑轴力变化、地下水位波动以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情况。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开挖进度和风险等级确定,初期每日不少于一次,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加固措施并暂停施工,待问题处理完毕后再继续作业。
此外,施工完成后,应对拉森钢板桩进行有效防护和管理。若为临时支护结构,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及时拔除钢板桩,恢复地面原貌。拔桩时应采用专用设备,避免破坏周边设施。若为永久支护结构,则应做好防腐处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长期使用功能。
最后,广州市相关主管部门要求所有参与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现行标准规范,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施工管理和数据采集,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规范要求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监测及后期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了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才能有效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