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板桩施工因其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地下结构施工及河道整治等工程中。然而,由于钢板桩施工的特殊性,涉及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周期长、工序交叉频繁等因素,往往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容易产生争议。如何有效解决这些争议,成为工程建设各方关注的焦点。
首先,钢板桩施工的结算争议主要集中在工程量确认、单价执行、工期延误责任划分、施工质量验收及索赔处理等方面。其中,工程量的确认是争议的常见源头。由于钢板桩施工过程中涉及打桩、拔桩、接桩等多个工序,且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容易出现实际施工数量与设计图纸或合同清单不符的情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量确认机制,如通过第三方测量、现场签单、影像记录等方式,确保工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
其次,单价执行问题也是结算争议的重要因素。部分工程在招投标阶段采用的是暂定单价或综合单价,而在结算阶段,由于市场材料价格波动、施工难度增加等原因,施工单位往往提出调价申请。对此,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若合同中明确不调整单价,则应坚决执行;若存在可调整情形,应依据合同约定的调价机制和相关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建议在合同中明确材料价格波动的承担比例,以减少结算阶段的分歧。
工期延误责任的划分同样容易引发争议。钢板桩施工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其他工序配合等因素影响较大,一旦出现工期延误,责任归属往往难以界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进度管理机制,并通过施工日志、监理记录、会议纪要等方式详细记录各阶段的施工情况。在出现延误时,应依据合同条款和现场记录,结合实际原因进行责任分析,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结算争议。
施工质量验收是另一个容易产生分歧的环节。钢板桩施工的质量不仅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结算金额的确认。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未按图施工等行为,导致验收不合格。对此,建设单位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内容,应明确整改要求并落实整改结果。同时,建议在合同中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及违约责任,为结算阶段的质量争议提供依据。
此外,索赔问题也是钢板桩施工结算争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现场条件变化、业主指令延误等原因,施工单位常常提出索赔要求。为避免结算阶段出现大量索赔争议,建设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规范的变更管理流程,对每一项变更均应有书面确认,并明确变更对工期和费用的影响。同时,施工单位也应提高索赔意识,及时提交索赔依据,确保索赔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为有效解决钢板桩施工的竣工结算争议,建议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前,就结算方式、工程量确认程序、单价调整机制、质量验收标准、索赔流程等关键问题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同时,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参与结算审核,提高结算的公正性和专业性。此外,建议推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将结算争议的处理前移至施工阶段,通过定期核对、阶段性结算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竣工结算阶段的矛盾。
总之,钢板桩施工的竣工结算争议是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加强过程控制、规范验收程序、优化结算机制,才能有效降低争议发生率,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实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互利共赢。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