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大型基础施工过程中,如何在保证施工安全与效率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市政建设、地铁工程、桥梁基础等项目中广泛应用钢板桩支护技术。钢板桩不仅具有施工速度快、重复利用率高、结构稳定性强等优点,在环保方面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围绕广州钢板桩施工中钢板桩支护方案的环保要求及达标排放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钢板桩支护作为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式,广泛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地下工程中。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钢板桩打入地下形成连续墙体,起到挡土、止水和支撑的作用,从而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与传统的混凝土支护相比,钢板桩具有施工周期短、材料可重复利用、对周边环境扰动小等优势,尤其适合城市密集区域的施工需求。
然而,任何施工行为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钢板桩施工也不例外。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合规性,广州地区在钢板桩支护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环保法规和技术规范。具体而言,环保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施工噪声控制。钢板桩的打设过程通常采用振动锤或液压锤进行沉桩作业,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声。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相关规定,施工现场在昼间噪声不得超过75分贝,夜间不得超过55分贝。因此,在广州的城市中心区域或居民密集区施工时,施工单位需采取降噪措施,如使用低噪声设备、设置隔音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二是扬尘治理。虽然钢板桩施工本身产生的扬尘相对较少,但在运输、堆放及配合土方开挖过程中,仍可能造成一定扬尘污染。对此,广州地区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广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采取洒水降尘、覆盖防尘网、设置洗车平台等措施,确保施工现场达到“六个百分百”标准,即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三是水体保护与达标排放。钢板桩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地下水控制、基坑排水等环节。为防止施工废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或自然水体,施工单位需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确保悬浮物等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后再行排放。同时,应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采取有效止水措施,防止泥浆、油污等污染物渗入地下。
四是固体废弃物管理。钢板桩属于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但施工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量的废弃材料、包装物等固体废弃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建立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对可回收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对不可回收废弃物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杜绝随意倾倒行为。
此外,在钢板桩支护方案的设计阶段,也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例如,优先选用环保型施工机械,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对周边绿地、植被的破坏;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场地恢复,确保生态环境不受长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不断深入,广州地区在多个重点工程项目中已开始推广使用“绿色钢板桩支护”技术。该技术通过结合BIM建模、智能化监测系统等手段,实现对支护结构的动态管理,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有效降低了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综上所述,广州在钢板桩支护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施工、环保优先”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方案设计、严格的现场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施工活动在满足工程安全和质量要求的同时,达到环保标准和排放要求。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进步,钢板桩支护施工将在广州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