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软土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工程中,广州地区广泛采用拉森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施工技术。这种组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防止地下水渗透,保障施工安全。以下将从施工工艺、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U型或Z型截面的钢材构件,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止水性能。它通过打桩机械打入土体中,形成连续的支护墙体,广泛用于基坑支护、挡土墙、围堰等工程中。
高压旋喷桩则是通过高压喷射水泥浆液,破坏土体结构并与土体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体,从而达到加固地基、止水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两者的结合使用,能够在支护结构外围形成一道“钢板桩+旋喷桩”的复合止水帷幕,有效控制地下水渗透,增强整体支护体系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顺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通常应先施工高压旋喷桩,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拉森钢板桩的打入作业。这样可以避免旋喷桩施工时对钢板桩造成扰动,同时也有利于旋喷桩起到加固和止水作用,为后续钢板桩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使两者能够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旋喷桩与拉森钢板桩之间的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支护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建议旋喷桩布置在钢板桩外侧10~30cm之间,确保旋喷桩与钢板桩之间形成连续封闭的止水带,防止地下水从两者之间渗入基坑。
旋喷桩通常采用单排、双排或梅花形布置。在与钢板桩配合使用时,建议采用单排布置,并与钢板桩平行设置。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的区域,可适当加密旋喷桩布置,以增强止水和加固效果。
旋喷桩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其止水和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以下参数:
钢板桩施工前应进行试打,确定合适的打桩锤型号和贯入速度。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软土地区,地下水渗透是影响基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旋喷桩的质量控制和钢板桩与旋喷桩之间的配合是否紧密。若发现局部渗漏,应及时进行补喷或注浆处理。
在钢板桩打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周围土体扰动,影响旋喷桩的加固效果。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工程完成后,钢板桩需要拔出以便重复使用。若钢板桩与旋喷桩结合紧密,可能会造成拔出困难。为此,施工前应在钢板桩表面涂刷隔离剂,减少与土体的粘结力。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系统的监测工作,包括:
此外,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如发现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渗漏严重等情况,应及时采取加固、注浆或加设支撑等措施。
广州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采用拉森钢板桩与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能够有效应对软土地基带来的施工难题。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严格的工艺控制和合理的配合设计,可以显著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