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止水效果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整治、地下管廊等工程中。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因素,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工作,是保障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分布及地下管线情况,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其次,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审。特别是对于深基坑支护工程,还应进行专家论证,确保方案可行、安全可控。
此外,施工单位应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讲解拉森钢板桩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同时,要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围挡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误入施工区域。
在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安全检查应贯穿于整个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
拉森钢板桩的打入和拔除主要依赖打桩机、振动锤、履带吊等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性能状况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因此,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其制动系统、液压装置、钢丝绳、吊钩等关键部件是否存在磨损或损坏现象。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规操作。
钢板桩施工质量检查
钢板桩的垂直度、闭合精度和连接紧密程度是影响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每根钢板桩的垂直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同时,要检查锁口是否清洁、润滑良好,避免因卡阻造成打桩困难或结构变形。
支护结构稳定性监测
在钢板桩支护完成后,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包括地表沉降观测点、支护结构位移监测点、土压力传感器等,定期采集数据并分析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支护结构倾斜、地面裂缝扩展等,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基坑开挖与支护协调控制
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导致支护结构失稳。同时,应及时安装支撑梁、斜撑等辅助支护构件,确保支护体系整体受力均衡。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巡查,确保施工顺序符合设计要求。
临时用电与消防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设置合理,线路架空布置,杜绝私拉乱接现象。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防止触电事故。同时,应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加强对易燃材料的管理,落实动火审批制度,严防火灾隐患。
广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偶有寒潮,极端天气频发,给拉森钢板桩支护施工带来较大挑战。因此,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强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提前制定防范预案。例如,在台风来临前应对钢板桩支护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清理排水沟渠,防止积水引发边坡失稳;在雨天施工时,应注意场地排水畅通,防止机械陷入或滑倒事故。
同时,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对于突发的地质灾害、支护失效等情况,应立即疏散作业人员,封锁危险区域,并上报相关部门请求技术支持。
为了确保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的安全实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施工方案执行情况、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同时,推行“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监控、视频巡查、数据实时上传等功能,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岗位职责,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问题彻底消除。
总之,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源头抓起,强化全过程管控,注重细节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