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地区的基础工程施工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速度快、止水性能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操作不当或运输存储不规范等原因,钢板桩常常会出现桩身弯曲的问题。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弯曲的钢板桩,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钢板桩在施工中出现弯曲,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地质条件复杂: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软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较低。钢板桩在打入过程中,若遇到坚硬岩石、孤石或地下障碍物,容易产生偏移或弯曲。
施工操作不当:打桩设备选择不当、锤击能量过大、导向架不垂直或未使用振动锤缓慢下沉等操作失误,都会导致钢板桩受力不均,从而发生弯曲。
材料运输与存放不当:钢板桩在运输过程中未固定牢固,或在堆放时未使用垫木支撑,长时间受压或碰撞也会造成桩身变形。
重复使用过程中的疲劳损伤:部分钢板桩在多次使用后,由于反复锤击和弯曲,材料本身出现疲劳,抗弯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
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发现钢板桩存在弯曲现象时,首先应进行科学检测与评估,判断其是否影响正常使用。
目测与测量:施工人员可通过目测初步判断弯曲程度,再使用钢尺、水平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精确测量,记录弯曲部位、弯曲方向及弯曲幅度。
弯曲度标准:一般情况下,钢板桩的弯曲度不应超过其长度的0.1%~0.2%。若弯曲度超过该范围,则应考虑修复或更换。
结构强度评估:对于弯曲较严重的钢板桩,应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评估其承载能力和抗弯强度是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针对不同程度的弯曲情况,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当弯曲程度较轻,且未影响锁口连接和整体结构稳定性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当弯曲程度超过允许范围,但未造成锁口损坏或材料断裂时,应进行修复处理:
当钢板桩出现严重弯曲、锁口变形、断裂或材料疲劳等情况时,已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减少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弯曲的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管理与技术控制:
优化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根据钢板桩规格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打桩锤和振动锤,避免锤击能量过大造成桩身损伤。
规范运输与堆放:钢板桩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固,堆放时应使用垫木分层支撑,避免长期受压或碰撞。
加强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进行质量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
定期维护与检查:对重复使用的钢板桩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及时修复轻微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钢板桩作为现代基础工程中重要的支护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广州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施工人员应高度重视钢板桩的弯曲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处理和预防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与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