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广州作为一座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地下空间开发和基坑工程日益频繁。在诸如地铁、桥梁、隧道、地下车库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被广泛使用。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地基土体扰动,进而对周边建筑造成沉降影响,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的沉降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拉森钢板桩施工通常采用振动打桩或液压压入的方式,这会改变土体原有的应力状态,导致土体压缩、位移甚至液化,进而引发地面沉降。尤其是在广州地区,软土地基较为普遍,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淤泥质土、软塑黏土等,其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引发较大沉降。若不及时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可能对周边既有建筑、地下管线、道路等设施造成结构性破坏,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沉降监测不仅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周边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
为了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的沉降情况,应科学合理地布设沉降观测点。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广州地区,考虑到建筑密集、交通繁忙等因素,观测点的布设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必要时可采用远程监测技术,如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自动化观测。
目前在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常用的沉降监测方法包括:
在广州地区的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结构特性进行动态调整。一般在拉森钢板桩打设初期,沉降变化较为明显,应每日进行观测;随着施工稳定,可适当延长至每2~3天一次。在施工完成后,仍需持续监测一段时间,以观察沉降是否趋于稳定。
每次监测所得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绘制沉降-时间曲线,判断沉降发展趋势。若发现沉降速率异常或累计沉降超过设计允许值,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或处理措施。
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周边建筑沉降超出预警值,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与周边业主、物业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监测结果,必要时组织专家会诊,确保施工安全与社会稳定。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大、施工环境复杂,拉森钢板桩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科学布设监测点、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合理安排监测频率、及时分析数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沉降风险,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未来,随着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沉降监测将更加高效、精准,为城市安全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