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拉森钢板桩施工时如何监测周边建筑沉降

发布时间:2025-09-0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广州作为一座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地下空间开发和基坑工程日益频繁。在诸如地铁、桥梁、隧道、地下车库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被广泛使用。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地基土体扰动,进而对周边建筑造成沉降影响,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的沉降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一、沉降监测的重要性拉森钢板桩施工通常采用振动打桩或液压压入的方式,这会改变土体原有的应力状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广州作为一座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地下空间开发和基坑工程日益频繁。在诸如地铁、桥梁、隧道、地下车库等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被广泛使用。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地基土体扰动,进而对周边建筑造成沉降影响,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的沉降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沉降监测的重要性

拉森钢板桩施工通常采用振动打桩或液压压入的方式,这会改变土体原有的应力状态,导致土体压缩、位移甚至液化,进而引发地面沉降。尤其是在广州地区,软土地基较为普遍,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淤泥质土、软塑黏土等,其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施工过程中更容易引发较大沉降。若不及时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可能对周边既有建筑、地下管线、道路等设施造成结构性破坏,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沉降监测不仅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周边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

二、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为了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的沉降情况,应科学合理地布设沉降观测点。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代表性原则: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角点、沉降缝两侧、基础变化处等,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
  2. 均匀分布原则:在建筑物周围按一定间距布设,尤其在靠近施工区域的一侧应加密布点。
  3. 便于观测原则:观测点应设置在便于测量仪器操作、不易被遮挡或破坏的位置。
  4. 对比观测原则: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的稳定区域布设基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参考基准。

在广州地区,考虑到建筑密集、交通繁忙等因素,观测点的布设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必要时可采用远程监测技术,如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自动化观测。

三、常用的沉降监测方法

目前在拉森钢板桩施工中,常用的沉降监测方法包括:

  1. 水准测量法:这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通过精密水准仪定期对观测点进行高程测量,计算各点的沉降量。该方法精度高,适用于沉降量较小的工程。
  2. GNSS监测系统: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监测点进行连续或定期观测,具有全天候、自动化、实时性强等优点,适合长期监测和大范围布点。
  3. 倾斜仪监测:用于监测建筑物墙体或结构的倾斜变化,间接反映沉降情况,适用于对结构变形敏感的高层建筑。
  4. 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也被应用于沉降监测中,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可连续监测等优点。

在广州地区的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频率与数据分析

监测频率应根据施工进度、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结构特性进行动态调整。一般在拉森钢板桩打设初期,沉降变化较为明显,应每日进行观测;随着施工稳定,可适当延长至每2~3天一次。在施工完成后,仍需持续监测一段时间,以观察沉降是否趋于稳定。

每次监测所得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绘制沉降-时间曲线,判断沉降发展趋势。若发现沉降速率异常或累计沉降超过设计允许值,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或处理措施。

五、沉降控制与应对措施

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周边建筑沉降超出预警值,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施工方案:如降低打桩速度、改变打桩顺序、采用跳打法等,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2. 加强支护措施:如增加钢板桩的嵌固深度、设置横向支撑、注浆加固等。
  3. 注浆补偿:通过在沉降区域进行压力注浆,填充土体空隙,提升地基承载力。
  4. 临时支撑结构:对沉降较大的建筑物,可设置临时支撑体系,防止结构失稳。

此外,还应加强与周边业主、物业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监测结果,必要时组织专家会诊,确保施工安全与社会稳定。

六、结语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大、施工环境复杂,拉森钢板桩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科学布设监测点、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合理安排监测频率、及时分析数据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沉降风险,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未来,随着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沉降监测将更加高效、精准,为城市安全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8665609899 CONTACT US

公司:湖南翔之乐基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联星街道联西社区凯旋城住宅小区4栋906号

Q Q:2815047754

Copyright © 2022-2025

湘ICP备2025127619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65609899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