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州市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愈发重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各类市政工程、地铁施工、地下管廊建设中,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古树名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可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方式,在广州多个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拉森钢板桩是一种具有锁口结构的钢制构件,通过打桩机将其打入地下形成连续的挡土墙,从而起到稳定边坡、防止土体坍塌的作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可回收再利用,特别适用于城市中心区域或邻近重要建筑物、管线、绿化带等敏感地带的施工项目。在广州老城区的许多工程项目中,由于地下空间有限、周边建筑密集,采用传统的支护方式往往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干扰,而拉森钢板桩则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生态的影响。
在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工程中,树木根系的稳定性尤为关键。古树名木是城市的“绿色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意义。一旦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其根系结构,可能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在靠近古树名木进行开挖作业时,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拉森钢板桩支护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具体而言,在施工前期,工程师会通过现场勘查、地质勘探、树木健康评估等方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古树保护专项措施。随后,在距离古树一定安全范围内施打拉森钢板桩,形成一道坚固的隔离屏障,既能防止开挖过程中土体滑移对古树根系造成挤压破坏,又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变化对树木生长环境的影响。此外,钢板桩还可以作为临时围堰使用,在河道整治或水下工程施工中进一步保障古树的生存条件。
以广州某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为例,该区域分布有十余株百年以上的榕树和樟树,部分树木距离拟建地下停车场仅数米之遥。为确保施工期间树木的安全,施工单位采用了双排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并结合注浆加固、实时监测等辅助措施。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树木倾倒、枯萎等情况,最终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拉森钢板桩支护不仅能有效保护古树名木,还能显著提升施工效率。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支护方式,其安装和拆除更为便捷,施工周期大幅缩短,同时减少了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干扰。这种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正契合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
当然,任何施工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实际操作中,仍需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地下水位、施工深度、古树种类及生长状况等多种因素,确保支护结构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对施工全过程中的树木状态、地基沉降、地下水位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总体来看,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在广州古树名木保护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它不仅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城市绿化与历史文化传承之间的平衡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政策法规的逐步健全,相信这种绿色、高效、安全的施工方式将在更多类似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助力广州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环境。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