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推进,各类基坑工程日益增多,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的保护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形式,在深基坑、沟槽等土方开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规范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围挡设置标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交通秩序,广州市相关部门对钢板桩支护工程中的围挡设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标准。
在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围挡不仅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维护城市形象、减少施工扰民的重要措施。围挡设置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的原则,确保施工区域与外部环境有效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误入施工现场,同时降低施工扬尘、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根据广州市现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现场围挡一般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围挡或彩钢板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并应具备足够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不低于8级风力的作用。围挡立柱间距一般控制在3米以内,底部需设置混凝土基础或钢制底座以增强整体稳固性。
围挡表面应平整、整洁,不得有破损、锈蚀等现象。鼓励使用带有城市文化元素或公益宣传图案的围挡板,提升城市景观效果。此外,围挡转角处应设置警示灯、反光标识等安全装置,夜间能见度较低时应保证照明充足,确保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
围挡应沿基坑四周连续设置,形成全封闭式施工区域。其布设范围应包括钢板桩打设区、出土口、临时堆土区以及相关施工机械作业区等。围挡与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避免因围挡基础不稳定而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
在城市主干道、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围挡应适当加高,并在顶部设置防尘喷淋系统,进一步抑制施工扬尘。对于工期较长的项目,应在围挡上设置信息公示栏,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督电话、施工期限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施工现场应设置规范的出入口,出入口宽度一般不超过6米,并配备自动或手动开启的封闭式大门。大门两侧应设置企业标识和项目名称标牌,门卫室应安排专人值守,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管理。
为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出入口应避开主干道交叉口,并与市政交通管理部门协调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导向牌和减速带等设施。必要时应安排交通协管员进行现场疏导,确保施工期间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围挡内侧应设置喷淋降尘系统,定时喷雾降尘,保持施工现场湿润,减少空气污染。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式洗车平台,所有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上路,防止带泥上路造成路面污染。
此外,围挡周边应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不得随意堆放。鼓励施工单位采用BIM技术或智能监控系统对围挡状态、施工进度、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广州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围挡设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围挡结构安全性、封闭完整性、公示信息准确性以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施工现场,应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
施工单位作为围挡设置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围挡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修复破损、倾斜等问题,确保围挡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总之,广州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围挡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也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推动施工现场围挡由“临时防护”向“城市风景线”转变,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