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是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如广州,基坑降水更显得尤为关键。钢板桩支护与基坑降水常常配合使用,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在广州地区进行钢板桩基坑降水操作的流程、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层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砂层为主,地下水位普遍较高,且受潮汐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前,必须对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详细勘察,明确地下水位深度、含水层分布、渗透系数等关键参数。这些信息是制定降水方案的基础,也直接影响降水方式的选择。
常见的基坑降水方法包括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深井降水、电渗降水等。广州地区的软土地基和较高地下水位,通常采用轻型井点或深井降水为主,必要时结合集水明排作为辅助措施。
钢板桩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止水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在广州地区的基坑工程中广泛应用。钢板桩不仅起到支护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水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降水措施。因此,在钢板桩打入完成后,需根据地下水情况及时开展降水作业。
钢板桩施工前,应根据基坑深度、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型和打入方式。常用U型或Z型钢板桩,采用振动锤或液压锤沉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桩体垂直度,避免偏移影响后续降水井的布置。
降水井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形状、地下水位、土层渗透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通常采用环形或梅花形布置,井间距控制在8~12米之间,井深应低于基坑底标高3~5米,确保有效降水深度。
降水井施工采用钻机成孔,孔径一般为300~400mm,成孔后下入滤水管并填充滤料,最后封口。滤料一般采用中粗砂或砾石,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
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安装真空泵或潜水泵进行抽水。轻型井点降水多采用真空泵系统,通过主管连接各井点,形成负压抽水;深井降水则采用大功率潜水泵进行抽水。
抽水初期应连续运行,待地下水位稳定下降至设计标高后,可适当调整运行频率。降水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水位变化,确保基坑底部干燥,避免出现“管涌”、“流砂”等现象。
降水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此外,还需制定应急预案,如遇突发性降雨或设备故障,应及时启动备用电源和备用泵组,确保降水系统持续运行。
当基坑施工完成,结构底板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逐步停止降水。停止降水前应进行地下水回升试验,确认基坑结构具备抗浮能力。降水井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封井处理,通常采用水泥浆或混凝土封填。
在广州地区进行钢板桩基坑降水施工,必须结合当地地质和水文特点,科学制定降水方案,合理布置降水井,严格控制降水过程。同时,要加强监测与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只有在充分准备和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基坑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