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保障地下结构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广州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传统支护方式面临诸多挑战。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可重复利用的支护形式,在广州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打设精度不高、止水效果不理想、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针对广州地区的工程特点,对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加强对地质资料的分析和现场勘察工作。广州地区的地层多为软土、淤泥质土及砂层等,不同区域的地层特性差异较大。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并结合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拉森钢板桩,确保其抗弯、抗剪性能满足支护需求。
其次,在钢板桩的打设工艺方面,传统的振动锤击打方法容易造成桩体偏移、倾斜甚至断裂,影响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为此,可以引入液压静压植桩技术,该技术通过静压力将钢板桩压入土层中,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震动干扰,提高了打设精度和垂直度控制水平。此外,采用GPS定位系统辅助施工放样,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保证钢板桩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三,在接头处理和止水措施方面,广州地区地下水位普遍较高,若钢板桩之间的锁口连接不严密,极易造成渗漏,进而引发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对此,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专用锁口润滑剂,减少打入时的摩擦阻力,提高锁口密闭性;同时,在完成钢板桩施工后,及时对锁口处进行注浆处理,增强止水效果。对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还可考虑设置双排钢板桩或结合深层搅拌桩形成复合支护体系,以提升整体止水能力。
第四,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信息化管理也至关重要。通过安装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钢板桩的变形、位移、内力变化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借助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与优化,可以提前预判施工难点,优化施工顺序和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第五,在施工完成后,钢板桩的拔除与回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广州地区的部分工程项目在施工结束后未能及时拔除钢板桩,导致后期难以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钢板桩的可回收性,合理布置支撑系统,避免对其造成结构性破坏。拔除时可采用专用拔桩设备,结合润滑剂使用,降低拔桩难度,提高回收率。
最后,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现场管理是确保工艺改进落地的关键。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技术交底和操作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同时,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通过对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工艺的不断优化与改进,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符合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将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