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基坑支护工程中,拉森钢板桩作为一种常见的挡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桥梁基础施工及深基坑支护等场景。广州地区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密集的城市建筑环境,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系统的应力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均匀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钢板桩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多种复杂应力,包括轴向压力、弯矩、剪切力等。为了准确掌握这些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应力监测体系。
目前在广州地区的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中,常用的应力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应变计法。该方法通过在钢板桩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或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实时采集钢板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变数据,并结合材料力学公式反推其内部应力分布情况。这种方法具有精度高、响应快、便于长期观测等优点,适用于需要连续监测的工程项目。
二是液压式测力计法。该方法是在钢板桩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液压测力装置,通过测量支撑反力来间接反映钢板桩所承受的侧向土压力。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数据直观,适合用于支护结构整体受力状态的评估。
三是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近年来,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如BOTDA、BOTMA等)逐渐被应用于大型支护工程中。该技术可以实现沿钢板桩全长范围内的温度和应变连续监测,具有测点密度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久性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复杂环境下长周期监测需求。
此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会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反演分析。通过将实测数据输入有限元模型,可进一步验证设计理论的适用性,并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在广州某地铁站点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采用多点布设电阻应变片的方式对拉森钢板桩进行了全过程应力监测。通过对开挖阶段、支撑加载阶段及回填阶段的数据比对分析,发现部分区域在第三层支撑尚未施加前出现局部弯矩峰值,提示需提前调整支撑布置顺序。最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有效避免了结构失稳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应力监测工作的实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应与其他监测项目协同进行。例如,位移监测、地下水位变化监测、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等都与钢板桩的受力状态密切相关。只有将各类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全面掌握支护体系的工作性能,确保施工安全。
综上所述,拉森钢板桩支护工程的应力监测是保障基坑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广州地区特殊的地质和环境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未来,随着智能传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应力监测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