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广州这样的南方沿海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气候多变,对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准备流程。以下是针对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施工前需要完成的主要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第一步是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层以淤泥、粉砂、黏土为主,部分地区还存在软土地基,承载力较低。因此,必须委托专业单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获取钻孔数据、土层分布、地下水位、承载力参数等关键信息。同时,还需查阅区域历史地质报告,了解是否存在暗河、填土区或地下障碍物。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钢板桩的选型、打入深度以及支护方案的设计。
根据勘察结果,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拉森钢板桩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括钢板桩型号选择(如常用的IV型或III型)、布置形式(闭合式、直线式或角部连接)、支撑系统设计(内支撑或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及应急预案等内容。在广州地区,由于多数项目位于城区或临近既有建筑,需特别注意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监测与保护措施。此外,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拉森钢板桩施工对材料质量和机械设备要求较高。应提前采购符合国家标准(GB/T 20933)的热轧或冷弯拉森钢板桩,进场时需查验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变形、裂缝或锈蚀。对于重复使用的旧桩,还需进行矫正和强度检测。配套设备方面,需准备高频液压振动锤(推荐使用进口品牌如ICE、MENCK)、履带吊车、夹桩器、导向架等。在广州潮湿多雨的环境下,所有电气设备应做好防潮、接地保护,防止漏电事故。
施工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清表处理,清除杂草、垃圾、障碍物,并进行压实整平,确保机械通行和定位准确。由于广州部分区域地面标高差异较大,必要时需设置临时便道或铺设钢板路基箱。随后由专业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放样,标定钢板桩轴线、转角点及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或GPS定位技术提高精度。为防止后期位移,应在远离施工影响区布设沉降和位移观测基准点。
广州城市建成区密集,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多种管线。施工前必须向市政、水务、供电等部门申请调取地下管线资料,并采用雷达探测或人工探沟方式核实管线位置。一旦发现钢板桩路径与管线冲突,应及时调整方案或采取迁改、悬吊保护等措施。严禁盲目打桩造成管线破裂,引发安全事故或城市运行中断。
在广州开展基坑支护工程,需依法取得多项行政许可。主要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占道施工审批(如涉及道路开挖)、夜间施工许可(若需连续作业)、环保备案等。同时,还需向质量安全监督站报备危大工程信息,接受过程监管。未取得合法手续不得擅自开工,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
所有参与施工的技术员、操作工、安全员须接受岗前培训,熟悉拉森钢板桩施工工艺、设备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特别是振动锤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组织全员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岗位职责,强调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用电安全等风险点防控措施。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急救物资,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考虑到广州台风、暴雨频发,易引发基坑积水、边坡失稳等问题,必须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包括防汛排涝、支护结构异常响应、人员疏散等内容。同时,在基坑周边布设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采集钢板桩水平位移、深层土体位移、地下水位、邻近建筑沉降等数据,实现动态预警,确保施工全过程处于可控状态。
综上所述,在广州地区进行拉森钢板桩施工,必须立足本地地理气候特点,严格执行规范流程,从技术、管理、安全等多个维度做好前置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风险,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Copyright © 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