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各类基坑支护、河道围堰、地下管廊等工程建设中,拉森钢板桩因其施工便捷、可重复使用、止水性能良好等特点被广泛采用。然而,在实际打桩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打桩受阻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风险。因此,科学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
拉森钢板桩打桩受阻通常表现为沉桩困难、贯入速度明显减缓、锤击数急剧增加,甚至完全无法继续下沉。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包括地质条件异常、地下障碍物、钢板桩自身变形或锁口不匹配、施工工艺不当等。针对不同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需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和判断。一旦发现打桩受阻,应立即暂停锤击作业,避免强行施打导致桩体损坏或设备故障。随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结合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记录及现场实际情况,初步判断受阻原因。例如,若前期地质报告显示存在孤石层、老基础或硬塑黏土层,则可能是地质因素所致;若相邻区域曾有建筑物拆除历史,则可能存在地下混凝土块或钢筋等障碍物。
在确认存在地下障碍物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几种应急处理方式:一是采用小型钻机或冲击锤对障碍物进行破碎清除。对于较小的混凝土块或岩石,可通过高压水射流或风镐破除后取出;二是采用引孔法辅助沉桩。即在钢板桩预定位置预先钻孔,降低土体阻力,再进行正常打桩作业。引孔深度一般控制在障碍物所在深度以上1~2米,孔径略小于钢板桩宽度,以保证桩体稳定性;三是更换施工机械。当常规振动锤无法克服阻力时,可改用液压静压桩机或重锤自由落体式打桩机,增强贯入能力。
若受阻原因为钢板桩锁口卡滞或桩体变形,则应重点检查桩体质量和连接情况。施工前未严格检验的弯曲、扭曲或锁口变形的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极易出现咬合不严、相互挤压等问题,导致阻力增大。此时应将已打入的桩体拔出,更换合格桩材,并在后续施工中加强进场验收与预拼装检查。同时,在沉桩过程中保持桩体垂直度,使用导向架或定位夹具,防止偏移造成锁口错位。
此外,土层密实度过高也是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砂层或粉土层中,振动沉桩易引起“挤土效应”,使周围土体密度骤增,形成“闭气”现象,阻碍桩体下行。对此,可采用注水减阻法,在钢板桩侧面设置注水管,边打桩边注入高压水,起到润滑和软化土体的作用。也可考虑分段施打,间隔一定距离先打部分桩体,待应力释放后再补打中间部分,减少整体挤土影响。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所有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机械设备需定期维护,确保运行稳定。特别是进行拔桩或破障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域,防止飞溅物伤人。同时,做好施工记录,详细记载受阻位置、处理方法、耗时及效果,为后续类似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还需注意的是,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联合设计、监理及相关专家共同论证,确保技术可行性和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应进行承载力复核或支护结构验算,避免因局部调整影响整体稳定性。
最后,预防胜于补救。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加强地质补勘,尤其是对可能存在回填土、废弃构筑物或复杂地层的区域进行重点探测。合理选择打桩机械型号,根据土层特性匹配振动频率与激振力。同时,优化施工顺序,采用跳打或对称施打方式,减少连续沉桩带来的累积应力。
综上所述,广州地区拉森钢板桩打桩受阻虽属常见问题,但通过科学分析、精准判断和有效应对,多数情况均可顺利解决。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强化过程管控,提升团队协作与技术水平。只有将规范操作与灵活处置相结合,才能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Copyright © 2022-2025